廚房說書人:為何中國人很晚才開始吃魚翅?

文章日期:2023年03月15日

【明報專訊】鮑參翅肚被視為中國菜「四珍」,當中又以魚翅最為熱火,以往人們會說「無翅不成席」。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國第一宴」裏的8道熱菜,便有一道紅燒魚翅;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結束兩國冷戰,在那場世紀國宴的4道熱菜中,也有一道三絲魚翅,反而兩次都不見四珍中其餘三樣。

「吃完翅才走」

小時候最隆重的飲食場合是去吃囍宴,席中高潮,也是那味翅,事忙要早走者,也會說「吃完翅才走」。但近年講求政治正確,吃魚翅被環保分子視為罪大惡極,由兩岸政府到港府,魚翅都已經從官式宴請菜單中移走。有人慨嘆,一道傳統珍味,從此或會湮沒。但不講大家未必知,話就話傳統,但中國人流行吃魚翅,其實只有短短300年歷史,雖然早於宋朝便有典藉提到魚翅,但之後幾百年,卻再無進一步提到魚翅的相關食譜。

直到清初雍正年間,朱彝尊才在《食憲鴻秘》中,提到魚翅的食譜;之後,乾隆年間,美食家袁枚也在其著名《隨園食單》提到魚翅食譜,介紹了兩種煮法:「一用好火腿、好雞湯,加鮮筍、冰糖錢許煨爛」;以及「純用雞湯串細蘿蔔絲,拆碎鱗翅攙和其中,飄浮碗面,令食者不能辨其為蘿蔔絲、為魚翅」。

為何要到清初,中國人才開始流行吃魚翅?首先,鯊魚乃遠洋海產,非河流或湖泊可得,魚翅貨源稀罕;其次還有宏觀歷史和政治因素。宋朝之後是元朝,蒙古人乃關外騎射民族,慣了大杯酒大塊肉,只愛吃燒烤。元朝之後,明朝因抵禦倭寇,而清初則因鄭成功和其台灣政權,因此兩朝先後都出現過「海禁令」(其實元朝都試過,該是三朝),甚至還有「遷界令」,不單民間禁止出海,甚至沿海30里以內居民也要遷至內陸,因此魚獲和貿易量被大幅壓縮。在這兩道禁令下,試問筵席中還怎會多海產,遑論魚翅?

康熙撤銷海禁遷界 魚翅逐漸普及

情況要到康熙,鄭成功兒子鄭經降清後,海禁和遷界令才被撤銷,沿海漁業和貿易才漸活躍,到了18世紀,魚翅、乾鮑、乾海參這些海味才大量輸入中國,變得普及。正如前述的魚翅食譜,分別見於雍正及乾隆年間,都是康熙之後。

但即使如此,滿人跟蒙古人一樣,乃關外騎射民族,起初也不愛啖海鮮。舉個例,乾隆第4次南巡,駕臨揚州,辦了一場滿漢宴宴請群臣,楊州名士李斗的《揚州畫舫錄》收錄了這次筵席菜單,不錯,當中四輪共四十六道菜,有一道魚翅螃蟹羹,但也僅此一道魚翅。但有說乾隆自重身分,並無出席這場宴會,反而留在行宮吃小灶,午宴十二道菜,晚宴十六道菜,當中並無魚翅,反而燕窩卻午晚各有兩道。

另外,《紅樓夢》書中珍饈百味都有登場,但卻唯獨沒有魚翅。直到清朝中業,魚翅才成了清朝皇室席上較常見珍品。這時清室已經完全漢化,口味已改,再非關外民族的飲食習慣。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蔡子強​(隔周刊出)

相關字詞﹕蔡子強 廚房說書人 每日明報-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