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說書人:糉子只用來紀念屈原?

文章日期:2023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明天便是端午節。記得少時,一到端午,祖母和母親便會找來親戚或鄰居,一起包糉,那與歲晚一家搓粉作油角,或北方人一家包餃子,都是親情洋溢的活動。但在今天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糉子變成促銷商品,重點反落在餡料有幾豐盛和名貴,什麼瑤柱、花膠、鮑魚糉等,都是為了賣個好價錢,糉子背後的意義,卻日漸被掏空。

從小到大,都被告知,糉子是紀念戰國時代忠臣屈原,他憂國憂民,傷心國事,又感無力正乾坤,只得投汨羅江自盡,民眾有感其德,為了令江中魚兒不會啄食這位忠臣屍首,遂以米糉投江。但其實,端午並非單用來紀念屈原,在他之前的,有伍子胥、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在他之後的,也有曹娥和伏波將軍馬援等,糉子亦跟他們部分人有關。

伍子胥、曹娥典故如出一轍

例如,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也是位忠臣,忠言逆耳,最後被吳王夫差所迫要自刎,且把他屍首投進錢塘江;而東漢年代的孝女曹娥,父親不慎跌入水中,一去不回,曹娥沿江邊走邊哭,七日七夜,望感動河神,讓父親平安而返。無奈,雖然人間有愛,但卻蒼天無情,曹娥最後自己也投入滾滾江水中,尋找父親。幾天後,便發現她背着父親的屍體浮於江面上。兩個故事,最後都是百姓有感其德,分別被忠臣以及孝女所感動,遂把米糉投入江中,希望魚兒轉而吃糉,而不會啄食其屍首,與屈原的故事如出一轍。

肇慶春節食糉 源自包青天退休?

另一故事則與寒食節(今清明)有關,話說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年少時曾經流亡,因太過艱苦,眾人先後離去,唯獨介子推對他始終不離不棄。後來取得王位,論功行賞,但介子推卻不戀功名利祿,反與母親隱居山林。文公派人請他出山,但他卻執意不出,文公一時情急,派人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不料他卻依然偏執,寧抱母親活活燒死。文公看到這位忠臣下場如此悲慘,懊悔不已,為了紀念,遂下令每年這天全國禁生火煮食。百姓因這天只能冷食,便早準備好米糉,到時果腹。

還有另一典故,話說「包青天」包拯嫉惡如仇、明鏡高懸,且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有朝終要告老還鄉,適逢歲末,百姓有感其德,亦知這位清官絕不收受賀禮,便商量以當地盛產的冬竹葉,包裹米飯餡料成糉子,給他送行,好讓他在路上餓時,以此充飢。但包拯卻依然婉拒,無奈下,百姓只有把糉子帶回家,等到年初一,拜過包拯後再拿來吃。從此沿襲下去,糉子成了肇慶地區春節食品。

糉子固然好吃,但更重要的是,它用來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包拯等時,亦彰顯了中華文化尊崇的「忠」、「孝」、「正直清廉」等寶貴價值。

(本版刊出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蔡子強​(隔周刊出)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