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說書人:為何重陽節吃重陽糕喝菊花酒?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中國人講「民以食為天」,過時過節,往往都有相應賀節食品,例如新年我們會吃年糕、油角;元宵會吃湯圓;端午吃糉;而中秋則吃月餅,那麼重陽又吃些什麼呢?大家像沒有什麼印象,但其實是有的,那就是吃重陽糕,喝菊花酒。

雖然講起重陽,大家會想起小學課本裏講的,東漢桓景登高避禍的故事,但其實中國人慶祝重陽節,要較此來得早,可追溯至西漢初年,也即是再早了兩百年。《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其皇后呂后專橫,迫死了其寵妃戚夫人,後者侍裨賈佩蘭離宮,成為平民百姓,在坊間述說宮中軼事時,提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其中蓬餌,就是重陽糕的前身。

新米製成餌 用作祭祀

什麼是餌?那是古人把稻米或黍米煮熟,搗爛後製成糕點。重陽吃餌,是由於秋季乃農作物收成季節,把收成後的新米製成餌,拿來祭祀,後吃之,是慶祝五穀豐收的一種習俗。而「糕」與「高」同音,也有高陞之意。

「糕」與「高」同音 有高陞之意

北宋呂希哲的《歲時雜記》,便有記載:「重陽尚食糕,而重陽為盛。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有麵糕黃米糕,或為花糕。」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亦有提到:「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麵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飣,插小彩旗,各曰重陽糕。」從中可見,重陽節吃重陽糕,比起上篇談到的中秋吃月餅,至少早了兩個朝代。

如今江浙到南方一帶這些種米地區,仍保留了吃重陽糕習俗。但因中國地大物博,各地製糕方法千差萬別,例如因應地方特色,加入各種果脯、蜜餞、乾果、豆類、棗類來蒸糕,是為甜吃;另外,也有加入肉類做的,是為鹹吃。但只要在重陽節食用的,通稱為重陽糕。

以福建為例,那裏的重陽糕又叫九層粿,那真的是先把米槳一層蒸至半熟,再添一層蒸上去,餘此類推,直到第9層,材料簡單,但工序費時。糕蒸好後,切成菱形,吃法鹹甜皆可,可原件沾糖、沾蜜,甜吃;也可煎、炸、加肉炒,鹹吃。

古人認為菊花延年益壽

那麼為何重陽要飲菊花酒?它的出現,甚至早在東漢桓景登高避禍,帶上茱萸葉和菊花酒備用的典故之前,這是因為9月已經是深秋,花草已經凋零,唯獨菊花依然綻放,正所謂秋菊,所以古人認為菊花有延年益壽的功用,正正配合重陽「重九」,有長久、長壽之意。●

文:蔡子強​(隔周刊出)

(本版刊出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蔡子強 菊花酒 重陽糕 菊花 重陽 廚房說書人 每日明報-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