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提起意大利米蘭,大家當然第一時間想到名店林立的拱廊街。其實,米蘭名物除了名牌包包、時裝鞋履,還有數之不盡的經典美食。最近,中環PMQ附近有一家主打意大利北部及米蘭美食的餐廳開業,帶來米蘭炸小牛扒、香煎意大利燉飯拼米蘭式燉小牛膝等意北著名美食,擴闊你對米蘭的認識。
中環善慶街鄰近「文創基地」PMQ元創方,是一條靜謐又貼近民居的小巷,總是瀰漫一種讓人想慢下來的寧靜氛圍。最近一間主打米蘭菜式的全新意大利餐廳Primo Posto Ristoro進駐其中,選址原因不外乎看中這份鬧市中的難得悠閒。餐廳行政總廚Gabriele Fusi分享:「我們想要一種鄰里感覺,輕鬆地向香港人分享米蘭菜的飲食文化和 vibes(氛圍)。」
室內設計細節充滿米蘭的代表顏色,以紅、綠和木色為主色調,營造溫暖舒服的用餐空間,簡單又不浮誇。部分地板還復刻了米蘭著名拱廊街上的金牛圖案,據說用右腳踩着公牛的陰囊轉3圈會帶來好運,真是信不信由你。餐牌及酒單為了帶來米蘭文化,亦印上意大利人流行的各種手勢圖案,Gabriele舉例指,如舉起雙手拇指,代表「大家一起分享食物」,點菜時不妨試做這個手勢,店員立刻心領神會。餐廳菜單以意大利北部美食為主,他分享米蘭菜講求味道平衡與重視食材鮮味,「而且(人們)喜歡分享食物,所以食物比較大份,方便一班人分享」。
談起米蘭名菜,相信大家即時想起米蘭炸小牛扒(Cotoletta alla Milanese)。一般常見炸小牛扒,外形多是薄薄的炸小牛肉片,然而,記者眼前的卻是一塊大如斧頭扒的炸帶骨小牛扒!「米蘭的炸小牛扒相對地大塊,方便大家分享。」Gabriele選用意大利小牛肋骨,「帶骨能增添肉的鮮味」。將小牛肋骨沾滿蛋液和麵包糠,然後炸至金黃色,有點像吉列做法,炸好後再在表面灑鹽花,入口陣陣鹹香。吃時在牛扒上擠壓檸檸汁,更添清新。記者即時試味,味道和口感像厚切炸豬扒,但小牛扒肉質更柔嫩細緻,讓人再三回味。
米蘭經典南瓜玉棋 香甜Q彈
至於意大利丸子gnocchi(玉棋),一般以薯仔與麵粉為主要材料,Gabriele說:「你只在米蘭才能吃到南瓜玉棋。」他說米蘭人會把南瓜代替薯仔,入口更香甜之餘,口感更會像芋圓般Q彈。餐廳將南瓜玉棋配上24個月熟成的巴馬臣芝士,增添鹹香。而常見的意式燉飯(risotto),在米蘭則變成香煎意式燉飯(Riso al salto),只會於聖誕節等大時大節才享用。Gabriele分享,意大利人善於把吃不完的剩菜化為美食,而米蘭香煎意式燉飯即是把剩餘的意式燉飯煎香兩面而成。餐廳當然不會用剩飯,廚師先烹調番紅花意式燉飯,再將新鮮的意式燉飯煎至兩面金黃香脆,而米粒的生熟度剛好。Gabriele特別以米蘭風紅酒番茄燉小牛膝拼煎飯,將燉好的小牛膝加在煎飯上,米粒掛上醬汁,啖啖牛肉香、番茄香和紅酒香。若打算開心share的話,點一個約4人分量的鴿肉焗飯(Bomba di riso),有點像意式煲仔飯,反轉上桌,表面一樣有脆卜卜飯焦!
慢煮小牛肉配吞拿魚醬 鹹鮮交織
餐廳亦供應大家熟悉的米蘭美食,經典菜式包括皮埃蒙特的吞拿魚醬小牛肉(Vitello Tonnato)。小牛肉經52℃低溫慢煮24小時,色澤粉嫩,肉質柔嫩,淋上自家製吞拿魚醬,鹹鮮交織,非常出色。另一款雞肝醬多士(Fegatini),雞肝醬為自家製作,配上苦澀的金巴利苦艾酒果凍以平衡雞肝醬的膩感,將雞肝醬抹在布里歐多士,微甘中能品嘗雞肝的鮮味。至於最具人氣的經典米蘭小食——炸牛肉丸(Mondeghili Meatballs),Gabriele分享,傳統炸牛肉丸用上隔夜煮的肉來製作,現時餐廳改用新鮮牛肉,仍能做到香脆、肉味香濃效果,配少許醃洋葱提味,大受客人歡迎。順帶一提,餐前小吃polenta chips是將意大利北部經典的玉米粥變成香脆玉米片。
酒單同樣精彩,除了經典 Negroni、Prosecco 氣泡酒,還有雞尾酒Sbagliato——意大利文意指「錯誤」,這源於1972年有米蘭調酒師誤把Prosecco當成氈酒,意外創作出這款較溫和的Negroni變奏,成為餐廳的特色飲品之一。另一杯Vesper Martini則較乾爽,適合與三五知己共享醉人時光。
Primo Posto Ristoro
地址:中環善慶街9號
網址:primo-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