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秤資料館 見證本地商貿斤両

文章日期:2023年04月14日

【明報專訊】「我們這裏不是博物館,而是資料館。」三興製磅廠的市場及銷售策劃總監廖紫婷(Venus)開宗明義道出「磅秤資料館」的定位。她此言非虛,無論是面積、藏品量,這裏與歷史博物館、M+等大型博物館相比「貼地」得多,但聽她的導賞、聽她說故事,就如走入磅秤世界的時光隧道,當中所收穫的知識與趣味,不比博物館少。

三興製磅廠扎根香港近80年,從早年為海味舖、米行製造磅,到後來香港工業起飛,為製造業研發大大小小的衡器,再到幫海洋公園的熊貓、海獅造假石山地磅,為薯片、鮑魚、月餅等製作檢重秤,三興的蹤影遍佈各行各業。年逾八旬的第2代傳人梁渭潮早有保育本地磅秤文化的念頭,去年7月將位於太子界限街的門市改建成小型資料館,展出各種桿秤、機械磅、電子磅等,以衡器道出一個又一個故事。

甫踏入展館,滿佈歷史痕迹的坐地大尺磅最為顯眼,一看就知最古老。這個大尺磅在1879年生產,距今已有144年歷史,其柱身及磅面以木製造,乃戰前獨有,即使經歷百年仍保持完好,數年前由古玩店轉贈三興展示。尺磅柱身寫有「華南印刷公司」,以往為大型紙品量重,並由上環的茂昌老舖修訂公磅,老舖將地址、商號和6位數字電話號碼寫於磅上,就如行走的廣告一樣,霸氣十足!明明是尺磅(即以平衡尺顯示重量),Venus說它常被誤稱為「米磅」,因以往磅是「西洋貨」,價值不菲,舊時米行興旺得很,有能力添置尺磅量米,大抵常在米行見到此磅,慢慢就形成這誤會。

磅1件 自動計1打重量

展示架上有一對猶如兩兄弟般的針磅並列,這一對英製Salter磅是梁渭潮的心頭好之一。細心一看,黃銅磅面上有兩個單位,外圈為英國通用的「磅」,內圈為「港斤」(catties),據說是首個港斤針磅。當年外國磅廠多用磅或公斤為單位,不懂得港斤,梁渭潮親自繪下港斤與磅的比例刻度,交由英國製磅公司Salter生產後引入本港。針磅使用上更為方便,只要將物件置於盤內,壓針感受到重量後就會指向數字,毋須如秤或尺磅般要花時間抓平衡點,大大改變了香港的商貿習慣。

移動數步,又出現另一個針磅。驟眼看不就是一個普通的磅嗎?Venus笑瞇瞇地說:「它同時是一部計數機!」1970、80年代香港製衣業蓬勃,三興為製衣工廠設計出俗稱「毛衫磅」的打(讀音:daa1)磅,在日本製造後引入。磅面同樣分為兩個單位,內圈為每件幾多安士,外圈為每打多少磅,「這個磅特別在,放一件產品上去,已能顯示一打12件的重量,毋須自己計算」,方便船運出貨,大大節省計算時間。

聽Venus將每個磅的故事一一道來,一旁側看香港工商貿的演變發展。資料館人手有限,現時需預約參觀,透過導賞團形式開放予公眾,可留意磅秤資料館的facebook或WhatsApp查詢導賞團細節。●

磅秤資料館

地址:太子界限街13號F地舖

查詢:9664 3380(WhatsApp)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旅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