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南區 畫家夫婦憑畫對話 具象抽象之間 橫睇掂睇香港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在黃竹坑港鐵站下車,可見四周工廈都是街頭塗鴉,近10年來陸續進駐南區的藝術空間,就隱身在上方的工廈中。

刺點畫廊(Blindspot Gallery)早在2014年搬進黃竹坑,主力為中國及亞裔藝術家策展;現正展出畫家楊東龍與伴侶施遠自1995年以來,第二次舉辦的聯合展覽「兩‧個‧展II ——橫睇掂睇」,二人繪畫風格截然不同,讓人好奇這個展覽會是怎樣的一場對話。看完展覽,還可順道尋找社區內不同的藝術風景。

楊東龍的畫都是巨幅,不少長或高至2米,每幅平均是施遠畫作約7倍大。他的畫上什麼顏色都有些,上面的人物有外傭,有老伯,也有紋身師傅和顧客。施遠的畫大多灰階,即使《城市印記》系列有些黃和綠,整體內容仍顯得抽象。記者單看畫作,不會猜到二人竟是夫婦。

同為低調畫家

楊東龍向來是低調畫家。生於福建的他,自小學開始畫畫,一度因繪畫而「幾乎沒怎麼讀過書」。文革發動後7年,他就跟着家人移居香港。38年間,他從事模型工廠、行貨畫和電影布景工作,在公餘時間繪畫,但一直沒當全職畫家;直到2011年,他的作品在上環畫廊DeeM的個展大賣後,畫家才成為他的職業。

施遠比低調的楊東龍更低調。她在天津出生,後來跟楊東龍一樣移居香港。她在1980年代開始作畫,到2000年代轉而埋首學術和照顧家人。「畫畫處理不到自己在香港的困惑,於是我嘗試用理性去梳理。」施遠在理工大學的碩士論文,是探討內地女性藝術家在香港的自我認同:同時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及西方個人主義的她們,在香港的困惑和掙扎。但是,遇到不同社會情况後,她又發現理性也不能完全梳理自己的感受,2010年代回歸繪畫,處理對環境的感覺。

第一次聯展28年後,楊東龍的作品在藝術界獲得廣泛討論,獲M+等眾多博物館收藏,亦曾在蘇富比拍賣行拍賣;而施遠,則更自在地游走在藝術、學術和生活間。

刺點畫廊稱兩人今次展覽的畫作均取材自香港,但除了《土瓜灣的天空》,施遠的畫不像楊東龍般,有那麼多指向香港的線索。畫廊嘗試給觀眾提示,在場刊上解讀施遠的抽象繪畫。如長達5.6米的三聯炭筆畫《歷程 I:旅途》,策展人看到具電影感的車廂中,有12人圍着發光、抱着嬰兒的人物。其他姿態各異的黑色人,就在別的車廂內的羔羊和獅子旁,像是在祈禱。施遠回應稱,畫作畫出來後開放給不同人解讀,沒有一定要代表什麼。

看見對方另一面

近年多畫具象畫的楊東龍,曾深刻思考施遠畫作的模糊形象,還把自己的筆記分享給記者,寫道他無從辨別《歷程 I:旅途》畫面中的是一節節車廂,還是同一車廂內上演的多幕形體劇。但他認為毋須向畫者求證,因為看畫不是為「求真」,模糊的形象,反倒彰顯了被壓抑和忽視的感性及自由想像空間。「施遠的畫啟發我挖掘深層意識,從模糊出發感覺畫作。」

施遠自言不會與楊東龍的創作比較,因為「很清楚要走的路線不同」。在聯展上,令她欣喜的是看到雙方不同的一面:「他平時生活很有規律,但畫出來的畫又很搞鬼和反叛;我自己平時生活有比較多變化,但畫竟然比較嚴肅。」

邊緣群體常常是楊東龍畫上的人物,他把不同人的生活狀態和細節放置同一平面。在《今天應該……高興》上,有兩個外貌相近的老伯,應該是不同時空的他。時鐘指在4時15分,如果這是下午,那沙發上老人準備豆角的動作就順理成章。堆疊雜物的書櫃上的相框,有女兒與同學從前拍的校服照片。女兒可能長大了,白天的家中沒有其他人在。啃着瓜子的老伯眼見時間差不多,就開始準備晚飯,等待家人回來相聚。

不可言說的空間

楊東龍曾形容「畫畫是去製造那不可言說的空間」。他說怎麼看他的畫都可以,「我常常都會上來(畫廊)會一會看展的人,他們有的說會想到家中工人,有些想到自己阿媽。這些都是切入點,每個人都不同。而從這些基礎點開始進入的,我的畫的思維空間,又不可以講一定要人看到。它不是一個故事,或者用言詞可以表達得到,比較感性」。

「他的畫是邀請人思考,不是硬性框住你一定要看到什麼。」施遠看楊東龍的畫,會留意遮擋了透視消失點的大色塊,也看到他在《屈地街火井》把水渠蓋畫得細緻。

楊東龍常在畫的邊緣處畫上半截事物,提示觀者空間是延伸至畫面外的。施遠笑道:「看到他的畫上下左右都有東西,哈!那他平時出街,是不是雙眼都上下左右望的呢?」

■「兩‧個‧展 II ——橫睇掂睇」展覽

日期:即日至10月28日(逢周二至六開放)

時間:上午10:30至晚上6:30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8號保濟工業大廈15樓刺點畫廊

文:梁景鴻

編輯:林曉慧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