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台灣高雄市兩個主要藝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和內惟藝術中心,都在自然公園內惟埤文化園區內。當地市議會6月通過《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目標於2050年達至零碳排放;高雄市立美術館現時展出的「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展覽,正好配合話題。代理館長林羿妏表示,希望透過展覽,用藝術帶動社會對環境永續的關注。
看過展覽後,不妨到附近欣賞大師級雕塑,再坐上輕軌,遊歷市內藝文景點。
「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是來自加拿大的巡迴展覽,以攝影、錄像和擴增實境(AR),展示因人類活動而改變的自然景觀。同時,巡展首次加入齊柏林等4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平行展。展覽最初由加拿大紀錄片製片人Jennifer Baichwal、攝影師Edward Burtynsky和電影導演Nicholas de Pencier發起,呈現地球中最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區域。2014年,他們拍攝及展出紀錄片Watermark後,決定要將「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詞變得家喻戶曉,讓更多人明白人類的活動,正嚴重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
在Watermark中,科羅拉多河三角洲一條以往不存在的河流分支,因為當地引水灌溉農作物而出現;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經過4年拍攝及參考科學團隊「人類世工作團」(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的研究成果,3人於2018年首次開展,在加拿大取得迴響,後來巡展至意大利、瑞典、荷蘭及阿根廷等地。
力挽狂瀾的消波塊
展覽呈現遍佈6大洲、20個國家的景觀,Burtynsky也到過中國東營市拍攝。展品《消波塊–1號》上有堆砌在一起的幾何圖案,看起來像是科幻風格的平面設計,它同樣在講述人類與環境的互動:東營市在沿岸用「混凝土消波塊」減慢海水流速,緩衝海浪及岸後的能量,避免海岸線被快速侵蝕。
因各地在短時間內密集興建水壩,全球多處的河流沉積物位置已變化,下游的沉積物減少,最後造成海、河岸侵蝕,反向影響人類的活動空間。中國沿岸地區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對外經濟交流中起關鍵作用,如果這些地區的海岸持續侵蝕下去,對經濟會有很大影響。東營沿岸的消波塊,將成為未來的地質印記,透露人類嘗試挽回環境變化的掙扎。
震撼提醒 不為問責
這些作品予人感覺震撼,用意卻不在問責。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策展人崔綵珊表示,「藝術家用中性的方式提醒人們,人口劇增下伴隨的工業活動、農作物和礦物需求,正讓地球變成不同的樣子」。
崔綵珊主要負責本次展覽的台灣藝術家平行展。在策展計劃初期,她很快就想到,要加入台灣攝影師、環境保護運動者齊柏林的作品,「他受八八風災村落被淹沒、人們被活埋等悲劇影響,拍了《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台灣漂亮的一面,但也能聯想到這些景觀面臨的威脅」。
齊柏林的《高雄茄萣魚塭夕陽》俯看夕陽下金光閃閃的養殖魚塭。養殖業曾是台灣鄉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方面,這些魚塭的存在,意味着交匯鹹、淡水的潟湖功能消失,原本的生物棲地被破壞,保護海岸的作用也不復存在。另一邊廂,景觀將再一次改變。農村近年人口流失,導致養殖業人力短缺,愈來愈多養殖業者把魚塭租給電力公司,被太陽能板覆蓋。
台灣攝影藝術家楊順發的《台灣水沒》,用台語來讀就像「台灣美不美」。照片中,雲林和嘉義的廢棄建築物和電線杆,被海水團團包圍。崔綵珊補充,養殖業持續抽地下水,令該區的地層嚴重下陷,一些本來人類活動的地方已被海水淹沒。這件作品正好回應Burtynsky在阿拉伯半島布賴代附近航拍的農業灌溉設施,該地使用「古地下水」(fossil water),屬不可再生資源,而且會令海水入侵,已導致耕作面積減少。
海岸線被建築隔絕
台灣新住民藝術家Lucas K. Doolan則用了兩年時間,在台灣沿岸探索被建築物隔絕的海岸線。崔綵珊透露,Doolan在展品系列《閱界》中,拍到台灣沿岸地帶,自戒嚴時期豎起的水泥牆遺蹟。平行展最後一名台灣藝術家盧昱瑞,就走上魷釣船,拍攝它夜以繼日捕撈阿根廷魷魚,滿足人們口腹之慾。
崔綵珊表示,二戰後全世界人口增加,國際間聯繫愈來愈緊密,工業、科技同步發展。同時,極端氣候和環境破壞問題也迅速惡化。「1950年到現在也只有70年左右的時間,地球已經變化那麼多。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將來或迎來第6次大滅絕,很可能會是因人類自己造成的。」
對於人類要怎麼做,以應對不安的未來,展覽僅用含蓄方式反問。在最後一個展覽間(103室),有Burtynsky拍攝的珊瑚礁照片《潘加珊瑚牆–1號》。崔綵珊感嘆:「這些印尼的珊瑚很漂亮,但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是因為這一帶還沒有被商業活動大幅度侵蝕,還沒有白化。」說到底,改變的契機,始終都在人類手上。
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
日期:即日至12月3日
時間:上午9:30至下午5:30(周二至日開放)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展覽參觀入口近美術東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