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名畫登大銀幕 微觀大師光影魔術

文章日期:2024年02月09日

【明報專訊】梵高和林布蘭一生分別畫了二千至三千多張畫,同為「荷蘭三大畫家」的維梅爾,傳世畫作僅37幅(其中3幅真偽仍存疑),每一幅皆為稀世珍品,獲各國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包括廣為人知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僕》等。

去年2至6月,維梅爾其中28幅作品史無前例地雲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堪稱17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維梅爾特展,門票火速售罄。美術紀錄片導演David Bickerstaff專程將特展拍攝成電影《維梅爾:光影大師》,在博物館長和維梅爾專家的講解下,帶領藝術愛好者在大銀幕上細賞維梅爾畫作,現正在香港公映。看畫後意猶未盡,甚至可計劃一次荷蘭首都之旅,再續藝術旅程。

筆觸難尋 恍似變魔術

維梅爾是說故事的人,是電影導演、魔術師。這些都是館長和專家對他的形容。維梅爾擅長處理光線和色彩,但畫作上卻難見其筆觸,就像使用魔術般變出畫面。他又總是捕捉時間凝住的一剎那,描繪出平靜、私密、充滿細節的場景。紀錄片配合畫家風格,以不疾不徐的運鏡,近距離拍攝作品中每處細節,解構維梅爾的創作。

研究畫家可從以前的檔案紀錄入手,但關於維梅爾的生活,沒有任何信件、日記或文件記載,想更了解和貼近他,就必須從畫作開始看起。維梅爾畫作大多是刻劃平民的生活和日常瑣事,鮮見風景畫題材,展覽第一部分先展出他兩幅僅存繪畫家鄉的畫作:The Little Street(1658-1659)和View of Delft(1660-1661)。電影同樣由這兩幅畫開展,揭示維梅爾畫中世界寧靜和時間靜止的特點。

花長時間繪家鄉寧靜風景

維梅爾在代爾夫特(Delft)土生土長,The Little Street描繪城內一條平凡樸素的街道,兩棟紅磚房屋並列,房屋之間隔着空曠小巷,一個女人正在巷內做家務。目光再向右掃視,兩個孩子跪坐在街上低頭玩耍,而另一名婦女則安靜地坐在門口縫紉。電影鏡頭逐漸拉近拍向紅磚屋牆的裂縫、白點油漆和陰沉多雲的天空,仔細呈現維梅爾精心營造的寧靜城市一隅。為什麼說是精心營造?維梅爾每幅畫都花上長時間繪製,短則1年,長可達3年,也是他作品稀少的原因。

Rijksmuseum修復師透過技術,探究維梅爾細膩作畫的秘密。以The Little Street為例,修復師用X射線熒光分析儀(Macro-XRF scanning)掃描作品,發現街上兩個孩子和最右邊的紅色窗門都是後期添加,修復師Anna Krekeler指出,維梅爾長期看着這幅畫的構圖,持續地改變它,直至他滿意為止。

Rijksmuseum總幹事Taco Dibbits補充,展覽研究發現維梅爾非常精細地建構畫作,例如在View of Delft,畫家以精細如針眼的小點來處理光暗。他認為維梅爾在現實中肯定花上長時間觀察光線,試圖繪畫出最貼近真實的光影,才畫得出細膩的細節。

不用線條勾勒鼻 「光就是色彩」

要數維梅爾光影細緻之作,必定要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4-1667)。簡潔的深色背景將觀者的注意力轉移到少女,她身穿黃色大衣,戴上藍黃頭巾和珍珠耳環,側身回首以明亮眼睛望向畫家,嘴唇微微張開,似有話想說。光線從左方打在少女臉上,維梅爾沒有刻意用線條勾勒少女的鼻子,而是巧妙運用光影,創造具深度和立體的鼻樑,眉毛位置如是。而左耳下陰影位置僅僅畫上幾筆高光就突出了珍珠耳環。Rijksmuseum純藝術及裝飾藝術主任Pieter Roelofs形容,維梅爾的技法為「光就是色彩,色彩就是光」(Light is colour and colour is light.)。導演David Bickerstaff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展廳頂安裝了假天窗,實際上是一排燈,不利拍攝,令繪畫看起來非常平淡,所以團隊請館方關掉那排燈,純粹利用環境光來拍攝,讓畫作在銀幕看起來顯得立體,光線均勻,再加上後製調色,以呈現最接近真實畫作的色彩。

暗箱作畫 營造失焦效果

David Bickerstaff另外提到,其中一幅他最喜愛的畫作是The Lacemaker(1666-1668),尺寸只有24.5×21厘米,是維梅爾最小的一幅畫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畫作在不到1米的位置捕捉女工專注縫紉的過程,距離異常地親密,屬當時罕見的取景距離。觀者能清晰看見女工巧手上的細細絲線,但畫作左前方的紅白針線卻略顯模糊,維梅爾有意地使用彩色小點、半透明顏料層,製造出失焦的效果,就似用相機拍攝,將焦點聚焦在女工手部動作,增加畫作深度。

研究維梅爾的專家推測,失焦的部分是使用了暗箱(camera obscura)的方式協助作畫。暗箱原理有如現今的針孔攝影,讓室外的光線透過小孔進入黑暗的密閉空間,室外的景象就能投影到暗室牆壁上,雖然牆壁上的畫面會上下左右倒轉,但只要加上平面鏡即可變回正像,畫家就可以在投影位置鋪上畫布畫畫。有人會質疑這樣做是否稱得上藝術,電影中只有介紹暗箱技術,沒有提及這方面的討論。賞畫以外,暗箱作畫的話題也值得觀眾思考。

除了紀錄片《維梅爾:光影大師》,Rijksmuseum亦特設線上展覽,由英國演員Stephen Fry聲音導賞特展的28幅維梅爾畫作。訪問最後David Bickerstaff談到這類線上觀賞藝術的方式,他認為儘管現在有無數途徑看到藝術品,但都無法取代實體觀展的體驗,「我們會(用攝影機)近距離截取繪畫,但你的眼睛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站在真實畫前觀看,它給你整體感覺、印象會更加深刻,而且與現實生活、你的情緒和感受有更緊密的連結」。不管怎樣,紀錄片精簡地概述了維梅爾的繪畫,讓我們不受時空限制,欣賞到Rijksmuseum一票難求的特展,就當為將來某天能夠親眼看到維梅爾舉世名作而做足功課準備。

紀錄片《維梅爾:光影大師》

日期:2月24日;3月3日、9日、17日、24日;4月7日、13日

票價:$110至$130

網址:bitly.ws/3cpcu

文:何詩韻

編輯:林曉慧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

相關字詞﹕開眼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