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教捕捉樓群間「鹹蛋黃」 亞皆老街懸日2月底登場

文章日期:2025年02月08日

【明報專訊】夕陽無限好,當耀眼太陽化身金光「鹹蛋黃」,天空染上橙紅色,教人百看不厭。拍攝夕陽一向受「龍友」歡迎,背景多為大海、大山之間,近年則興起拍攝「懸日」熱潮。懸日是指只在特定日子出現的城市夕陽奇景,落日懸浮在熙來攘往的馬路上方,夾在兩旁密集的高樓大廈之間,景色壯麗迷人。

大熱景點「亞皆老街懸日」將於2月底登場,「打卡遊」特別邀請攝影達人分享本地「懸日」拍攝熱點及實用貼士,讓新手也能捕捉這難得的美景!

「曼哈頓懸日」(Manhattanhenge)是其中一個全球最著名的懸日美景,據悉每年5月及7月初的某兩天,當天空萬里無雲,夕陽剛好落在曼哈頓馬路兩旁的高樓之間,紅球半空懸浮,車輛行駛在筆直馬路上,車頂反射出閃爍的金色陽光,景色迷人,吸引全球許多攝影發燒友前往「追日」。

著名手機攝影師William Shum形容,懸日為「在一條好長好直的馬路,兩邊大廈中間剩下一條縫隙,剛巧你又capture到太陽在(縫隙)中間」,與平時海邊的夕陽景色截然不同,坊間因而視為奇景。而有「天氣達人」之稱的專業攝影師阮智堅(Carlo)認為,懸日的魅力在於讓人發現街道之美,「一條平日看似好普通的街道,但到某個季節,景色會變得不同,帶來好靚的時光,令整個城市景觀完全不同了,讓人aware多些太陽和我們城市的關係」。

特定日子夕陽懸浮建築縫隙

為何夕陽有時會精準出現在高樓大廈之間?Carlo從天文現象規律說起。由於地球的自轉軸心傾斜,當地球圍着太陽公轉至不同位置時,會導致陽光直射地球的位置出現偏差,故每天日落的位置都略有不同。在特定日子,夕陽會剛好落在建築縫隙之間,若能配合天空晴朗無雲、能見度高等因素,便有機會拍攝懸日美景。每個地方出現的懸日時間皆不同,每年一般僅出現1至2次,而剛好停留在高樓之間的時間亦可能只有數分鐘。

這個天文奇景吸引了全球攝影發燒友探索自己的城市懸日。如今,芝加哥、東京、北京以至香港,都有當地人發掘出拍置懸日的好位置,成為打卡熱點。Carlo笑說:「只要有人(將懸日照片)放上網,其他人就會衝去拍攝!」

亞皆老街行人天橋向旺角捕捉

至於香港懸日有何推介?九龍區以「亞皆老街懸日」人氣最高。從港鐵旺角東站附近的亞皆老街行人天橋面向旺角方向,便有機會捕捉到夕陽落於高樓之間的壯麗美景。餘暉映照在車輛頂部,形成金光閃閃的奪目畫面。Carlo分享2月底或10月中為最佳拍攝時間,而據經驗所得,他認為2月底的能見度較高,夕陽更迷人。他表示,早年在天橋上打卡的人數較少,但近年已有人滿之患,「有人更爬上橋上的鐵網拍攝,非常誇張」!他提醒大家拍攝時最重要注意安全,也不要影響其他行人。他透露自己拍攝亞皆老街懸日多年,今年計劃從天橋「畢業」,走到街道上捕捉夕陽下「發光的人們」,從另一角度展現懸日美態。

石塘嘴玩錯視 夕陽變「燈泡」

港島區則以「石塘嘴懸日」最著名,一般出現在每年4月底及8月中。最佳拍攝地點為港鐵香港大學站B1出口,山道的天橋宛如穿插於皇后大道西兩旁的唐樓之間。大部分攝影發燒友熱中於捕捉夕陽在天橋上或下的瞬間。有人耐心等待巴士經過天橋,試圖拍下巴士與夕陽重疊的畫面。Carlo則發揮創意,大玩錯視效果,讓夕陽看似嵌進街燈罩內,化作一盞「夕陽街燈」,畫面充滿玩味。

大熱「元朗懸日」富懷舊氣氛

新界區的「元朗懸日」亦是大熱美景。從元朗鳳翔路走上行人天橋(日落橋),眺望舊稱「元朗大馬路」的青山公路(元朗段),在熙來攘往的馬路上,輕鐵徐徐駛過。夕陽落在兩旁建築物之間,這些樓宇仍保留懷舊廣告及老字號招牌,瀰漫獨特的懷舊氣氛。

新興柯士甸道、衙前圍道

近年本地攝影師亦不斷發掘更多懸日新景點,較受關注的有「柯士甸道懸日」,從柯士甸道與彌敦道交界燈口位拍攝。另外在3月底或9月中,身處九龍城衙前圍道、近嘉林邊道交界拍攝的話,夕陽剛好落在喇沙書院上方,交織出一幅「衙前圍道懸日圖」。其他新興景點還包括月華街升降機及行人系統(近港鐵觀塘站D2出口),而長沙灣廣場附近的大南西街與長沙灣道交界,William亦曾捕捉到夕陽落於兩幢大廈之間的壯麗景象。

Carlo和William均表示,拍攝懸日很容易受天氣影響(詳見「知多啲」),很難一擊即中,所以新手要有耐性。

文:陳麗斯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打卡遊]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