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作為港島東街坊,每次乘車經過東區走廊,開揚的維港景色、延綿不斷的海岸線在眼前展開時,總會忍不住讚歎維港之美。隨着東岸板道西段開通,這片臨海美景不再只限司機與乘客獨享,自此汽車繼續在東區走廊上奔馳,行人和毛孩可在高架橋下散步、玩樂、運動,拉近大家與維港的距離。
政府近年積極開放維港兩岸的臨海空間,發展重點之一是將港島北的海濱長廊打通,連接堅尼地城與筲箕灣,上月底開放的東岸板道西段正是其中一塊拼圖。東岸板道設於東區走廊下,全長2.2公里,目前已開放炮台山東岸公園主題區至北角糖水道的西段部分,長約1.1公里,至於從北角海濱花園至鰂魚涌海裕街的東段部分,預計今年下半年開放。
巧設海景健身室、釣魚平台
平日記者多在東區走廊上乘巴士呼嘯而過,這還是第一次走在高架橋下,穿梭於巨大橋墩旁,卻絲毫不覺如雷貫耳的車聲,反而不時有涼風吹過,颯爽、愜意。大概與記者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少,平日午後到訪,這裏仍熱鬧得很。東岸板道貫徹共享海濱空間的理念,照顧不同用家需要,橋墩下的共享徑,既讓行人散步聊天,也可踩單車、平衡車,不時還有跑手跑過,大家互讓互諒。板道中間設有海浪造型的玩樂設施,吸引不少小朋友以各種方式「踏浪」,有些隨着波浪起伏走上走落,有些視海浪為踏腳石,左蹦右跳,在旁觀看饒有趣味。再往前行,隆起的小山丘、圓形隧道都大受歡迎,不單聚滿兒童,亦吸引大人打卡,拍出玩味十足的照片。附近數部健身單車、橢圓機面向維港,邊踩邊欣賞維港美景,儼如「海景健身室」。細心留意,橋墩上的光影投射與橋下遊人身影重疊,散步的、騎車的、遛狗的,實現大眾對橋下生活的想像。
東段「水上步行」下半年開放
北角海旁向來是釣魚好去處,以往不時有釣魚客在橋墩垂釣。東岸板道建成後,糖水道入口附近新設釣魚平台,梯級式設計往水面延伸,其高度稍低於板道,予人感覺更為親近水面。釣魚平台是板道西段唯一沒完整圍欄的地方,改為設置矮身金屬架,除了減少遮擋景色,同時方便釣魚客在架上放置釣竿。橋墩下兩側板道有高低差,靠近維港一側較低,近民居一側較高,無論走在哪一邊,都可看見海面。板道西段設有3個觀景台,在橋墩下直往維港延伸,從中環摩天大樓至尖沙嘴、西九地標,將海岸線美景盡收眼底。黃昏時分,夕陽穿透高樓,靠在觀景台欣賞日落、打卡留影,好不寫意。
板道西段一大突破,是設置於北角和富花園對出的「開合橋」和「轉盤橋」,兩條橋都是首次在維港水域出現。平日兩條橋均會開放讓公眾使用,其中轉盤橋連接和富花園與東岸板道,當有船隻需駛入時,兩條橋就會收起,讓船隻通過,到近岸水域維修或緊急拯救用途。現時板道西段設有飲水機和自動售賣機,待全段板道在今年下半年開通後,將有售賣亭和餐飲設施。據政府宣傳短片早前預告,板道東段部分路段以玻璃設計,猶如在水上行走,讓人更為期待。
東岸板道(西段)
開放時間:
轉盤橋上午6:00至晚上11:00,其他設施24小時開放
前往方法:
1.經糖水道(港鐵北角站A1出口步行約3分鐘)
2.經和富花園及轉盤橋
3.經東岸公園主題區屈臣道入口(港鐵炮台山站A出口步行約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