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很多家長都想盡辦法幫助孩子學習,但部分家長付出時間與孩子一起溫習、付出金錢讓孩子補習進修後,成績仍未見進步,心裏不禁焦急。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未能使用多感官方法去學習。
按照孩子喜好 用不同方法吸收知識
正如不同人喜歡吃不同食物,不同孩子亦喜歡用不同方法去吸收知識。外國學者就發現,吸收知識的方法可以粗略分類為視覺法﹙visual﹚、聽覺法﹙auditory﹚、讀寫法﹙reading and writing﹚和動作法﹙kinaesthetic﹚4種,簡稱為VARK。按照孩子喜好,家長可以為孩子度身訂做溫習方法:
視覺法:
如果孩子喜歡通過視像去認識概念和理解概念之間的關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將知識轉化為腦圖、組織圖、流程表、溫氏圖,甚至簡單漫畫,利用圖像、圖表和故事去幫助孩子明白和記得新概念。
聽覺法:
如果孩子喜歡通過聆聽別人的說話,了解內容重點,家長就可以通過對話重新將概念解釋給孩子聽。值得留意的是,聽覺型孩子亦喜歡通過講話來重整記憶,所以家長亦可以邀請孩子朗讀文字或回答問題,或將事情解釋一次給家長聽,好讓孩子可以重新聆聽一次內容重點。
讀寫法:
如果孩子喜歡透過閱讀和書寫去建構知識,家長除了可以安排機會讓孩子再三閱讀書本內文外,亦可以和孩子一起將知識轉化成筆記,亦可以自創題目讓孩子做測驗。
動作法:
如果孩子喜歡一邊動手一邊學習,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去幫助孩子親身體會抽象概念或歷史事件。家長亦可以將抽象概念寫在卡紙上,在講解這些概念時,邀請孩子親手將這些卡紙移來移去,幫助孩子明白及記得概念之間的關係。
有研究顯示,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特別喜歡用視覺法和動作法去學習。所以,家長可以按孩子的需要和喜好,調節教導孩子的方法,幫助孩子利用不同的感官去學習。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