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是鼠年,小朋友對這個主角又有多少認識呢?有人把老鼠當寵物,亦有人用牠來做實驗。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衛懿欣,她有份參與貝類敏感DNA疫苗免疫療法的研究,也是以老鼠作實驗,「因為老鼠的DNA和人類的相當接近,達八成半至九成,牠們的內臟及位置也幾乎與人是一樣,只是老鼠沒有膽囊。况且老鼠佔用空間小,不單運送較方便,飼養成本也較低,而牠們的壽命大約是兩年,繁殖期長,若研究是與遺傳有關的,更可以看到不同年代老鼠的變化」。
大鼠小鼠 可作不同研究
雖然我們常戲言甘於冒險嘗試的人是「做白老鼠」,但原來現實中,用作實驗的老鼠不一定是白色。衛懿欣解釋,醫學實驗所用的老鼠大致分為兩種,其中一種稱為「小鼠」(mouse),體積較小,大約是半隻手掌般大;另一種體型較大,稱之為「大鼠」(Rat),身體連尾巴約有前臂般長。而兩種鼠類都分有白、棕及黑色,3種毛色也可用於不同的實驗。「其實是視乎研究的需要,例如其中一種BALB/c白色實驗小鼠,具有白化及免疫缺陷的特徵,牠們的免疫系統容易受外在因素改變,因此適合我參與的過敏研究,這種鼠也被廣泛用於免疫學的動物實驗。而較大隻的大鼠,較易觀察內臟位置及血管等結構,適合與肌肉或骨骼等相關的研究。」
她續稱,即使老鼠的生命短暫,但牠們在實驗期間貢獻良多,所以應該為實驗用的老鼠提供理想的生活,除了要向衛生署申請牌照外,也要跟足每所大學訂立的指引料理牠們,如有專人照顧牠們的飲食、提供清潔無菌的居所等,也為老鼠的居住環境每天提供12小時的光線當作白天,其餘12小時則關燈作為晚間,保障牠們獲得人道對待,「一來是尊重實驗老鼠,二來保持牠們生活環境整潔,可減少污染,亦有助提升研究結果的準確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