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重整生活 提升抗逆力

文章日期:2020年03月24日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出現搶口罩、偷廁紙等許多前所未見的現象。或許有人認為今次疫情太嚴峻,全民焦慮都很正常。大家又有否想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生活需求不被滿足才是壓力爆煲的主因?

生活需求不滿足 壓力爆煲

筆者最近研究發現,在面對壓力事件、社會不穩或災難時,維持基本物質滿足,以及社交、休閒、工作的規律,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關鍵。例如:若癌症病人照顧者在日常行為上能鞏固正面的生活規律,能減少照顧負擔對他們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樣地,對於經歷過武裝衝突的難民而言,相比起災難本身或其他創傷壓力,在新居住國家維持日常生活的規律可以更有力地減低他們的焦慮、抑鬱或創傷後壓力徵狀。由此可見,災難固然會帶來傷害,但日常生活的壓力才是影響心理健康的幕後黑手。所以,在疫情的限制下維持良好的生活模式,才是有效提升心理健康及抗逆力的關鍵。

談起良好的生活模式,很多人以為只要飲食均衡、注意衛生就足夠。事實上,生活模式是由兩個層面所組成的。第一層是有關飲食、睡眠等生理需求,第二層就是根據個人喜好或動力去選擇的行為,例如社交、工作/學業、消閒娛樂和運動。疫症當前,大家的日常生活節奏必受影響,很容易將大部分注意力投放於第一層的生理需求,而忽視了第二層的需要。然而,均衡發展才能夠給予我們足夠的力量去抵抗逆境。

找替代品 彌補被打擾生活模式

可是,怎樣才能在當前限制下,重整我們的生活模式?可從三方面着手,分別是鞏固或善用現有的資源和規律、尋找相似的替代品來彌補被打擾的生活模式,以及建立新的生活習慣。

首先,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先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當生活受到影響,可先嘗試利用僅有的資源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例如:待家的時間長了,我們可趁機與家人多溝通,改善關係。

然而,如果因為環境改變令生活習慣受到限制,大家可以善用類似的事物去代替原來的生活模式。如以室內的伸展運動來代替戶外活動,以WhatsApp、FaceTime等社交媒體來維繫社交生活等。

最後,如果原先的生活模式是無辦法找到代替品,可選擇建立一些新的生活習慣或嗜好。例如:熱愛行山但又不能室內行山,就發掘一些可以在家中實行的消閒活動,如:看書,玩broad game或拼圖等。

在疫症下,我們對生理健康的擔憂是在所難免,但關顧自己的心理需要亦非常重要。除了購買口罩、消毒產品,不妨思考下其他需要或想做的事、想找的人,表達多一份關心,也讓自己在抗疫中尋找多一點樂趣。

文:侯維佳(香港教育大學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總監)、李芷蕙(研究助理)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