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兩回與家長分享,可以在疫情中,以「想法」和「說話」的技巧協助孩子紓緩情緒,提升孩子在事件上的掌控感(sense of control),助他們更有信心和鬥志去面對逆境。今節講解「做法」,即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出一些調節情緒的行為,例如:
•避免長時間、無間斷地接收有關疫情發展的資訊,間中要主動暫停,給予自己思緒休息的空間
•刻意去留意一些正面消息,以平衡太多壞消息的衝擊
•回想及確認一些對孩子曾經有用的應對情緒方式,例如:讀圖書、看喜劇、吃啫喱等
•在平常日子裏,家人可以一起練習如何有系統的深呼吸,有助各人當面對失落時都懂得做深呼吸的練習,讓自己平靜下來
•對於年幼孩子,家長可將呼吸練習變成遊戲,例如:吹泡泡、桌面上吹棉花球
•練習「意象鬆弛壓力」:想像心中的壓力有如冰塊,當陽光照在身上,壓力就隨冰塊慢慢融化
•與信任的人傾訴自己感受,開放接納別人幫助
•在可行範圍內培養其他個人興趣活動,例如做運動、聽音樂、捉棋、做勞作、唱歌等
•引導孩子向前線醫護人員和清潔工人表示尊敬和感激,設計及寫心意卡給他們
孩子參與家務 維持適量運動
此外,如果孩子能夠在停課期間負責一些實際可行、而又符合其能力水平的家務或個人責任,對孩子的心情調節也是好事,例如:
•按年齡讓孩子參與一些簡單家務,包括清潔衛生,例如抹枱、為U形隔氣彎管注水、清潔自己的玩具等
•家人外出時,專責提醒或為家人預備口罩及酒精搓手液
•簡單記錄自己(甚至家人)的飲食紀錄,以求飲食均衡、飲水足夠
•盡量維持適度運動量,每天定時、定量地做一些伸展運動、拍球、跳繩
如欲了解更多疫情中的孩子支援,可下載本中心《疫境童行:兒童及青少年應對病毒心理支援手冊》及《抗疫同行》親子故事書:bit.ly/3aMhzwo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