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時今日做孩子絕不容易:又要讀書成績好,又要課外活動精,還要面對種種不同的突發事件,幾乎每天都是抗逆大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孩子感到擔心、挫敗、氣餒等負面情緒再正常不過。作為家長,可怎樣幫助孩子保持希望呢?有正向心理學家認為,希望是一種目標為本的想法和行為。要孩子保持希望,就要幫助孩子建立目標和計劃行動,並鼓舞孩子將計劃付諸實行。
三部曲:目標、計劃、實行
˙幫助孩子建立目標
孩子的目標一定要具體,有可能達到,又要具挑戰性。例如「希望成績進步」就不及「希望在下次數學考試中拿90分」來得具體。可是,如果孩子考試一向拿75分左右,「希望在下次數學考試中拿80分」就比「希望在下次數學考試中拿90分」來得適合,因為孩子不會因為覺得沒有可能而放棄。只要在準備和策略上有些少改變,孩子就真的可能比平時多拿5分﹗
˙幫助孩子計劃行動
孩子要思考的是:「究竟做什麼才可以在下次數學考試中拿到80分呢?」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腦海中想像自己要走去一個地方,途中有幾個「關卡」。例如「將第二課的習題重做一次」、「將第四課的習題重做一次」、「考試前一天早一點睡」、「考試時先分配時間、圈出運算符號才計算、再預留時間覆卷」等等。孩子要想像自己一步步的在路上走,經過這些「關卡」,再到達目的地。家長亦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這條路寫出來或畫出來。
˙鼓舞孩子實行計劃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鼓勵的打氣紙卡,幫助孩子集中精神、抵抗誘惑(如:「我可以……」、「我會繼續……」、「如果我想玩手機,就深呼吸10次」﹚。家長亦可以運用描述,讚美孩子向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地進發(如:「我很欣賞你真的坐定定重做第二課習題」、「我見到你重做習題時學會先圈出運算符號;這個策略真的很不錯」﹚。孩子順利經過重要「關卡」後,家長可以在計劃紀錄或日曆上貼上貼紙或畫上記號,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足迹」。
希望滿滿的孩子不單止成績好一點,他們的生活亦更美滿,抗逆力亦特別高!家長不妨試試以上講述的三部曲,去幫助孩子保持希望!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