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童書:美食埋藏流亡悲歌 中學生撰食譜 撐留港難民

文章日期:2020年09月08日

【明報專訊】生活在大城巿的我們,每聽到有關難民的新聞,就好像隔岸觀看別人的故事,不痛也不癢。但原來,香港一直住了一班有家歸不得的難民,在社會飽受歧視和孤立,每月亦只能依靠微薄的政府津貼維持生活。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些難民的真實故事,15歲女孩Chloe製作了一本食譜,透過難民手中的家鄉美食,希望喚醒大家對難民的關注。

文︰顏燕雯

15歲的Chloe Yau就讀滬江維多利亞中學,即將前往哥斯達黎加聯合世界書院升學。去年暑假,她為自己、為本地社會做了一項大project——撰寫一本以難民生活為主題的烹飪書The Displaced Cookbook: Untold Refugee Stories and Ethnic Recipes,收益撥捐基督教勵行會難民服務中心,以支持他們為難民及尋求庇護人士提供服務。

驚訝香港有3萬多難民

一切由籌備IB國際文憑課程的一份功課開始。構思功課前,Chloe跟父母及弟弟一家人參加了基督教勵行會難民服務中心的「人物圖書館」活動,傾聽難民的心聲,那是她第一次認識到本地難民的生活。「平時學校老師或新聞上提到難民,都是世界其他地方的,我從未想過香港也有3萬多個難民存在。原來他們在香港過着一些很困難的生活:有難民說,自己有手有腳又健康,卻沒有僱主願意請他;有的子女只能玩二手玩具,連校服也沒有錢買,即使想到圖書館借書也沒有辦法申請圖書證。」

聽到難民的經歷,令Chloe感受很深,加上活動時品嘗過難民製作的小食,覺得味道不錯,於是打算寫一本食譜,以難民分享其故事及家鄉食品作主軸。除了以此作功課題材,也希望更多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即使不是每個人都能伸出援手,但至少透過認識而減少歧視。

訪問7名女難民 記錄流亡經歷

Chloe母親Winnie是父母效能訓練課程導師,有朋友在基督教勵行會難民服務中心當義工,所以決定幫女兒完成這個project。Chloe指自己很少跟校外的人溝通接觸,所以寫好計劃書後,如何跟基督教勵行會難民服務中心聯絡、寫電郵請求合作,都有請教媽媽。結果基督教勵行會難民服務中心十分支持這個計劃,請來7個正在本港尋求庇護的女性難民,分享她們的家鄉小菜食譜,以及個人的流亡經歷。其中有些婦女的故事令Chloe印象非常深刻:「其中一個是快70歲、來自斯里蘭卡的女士,她因家鄉內戰而與家人失散分離,在當地曾被追殺、坐牢,因而患有抑鬱症。她在香港已經等了30年,等有國家收容她。幸好基督教勵行會難民服務中心有心理輔導員為她輔導,抑鬱亦慢慢有好轉,她說若不是得到開解,早就自殺了。」

以食譜帶出難民故事,是因為Chloe認為食物能夠傳遞愛和文化;加上香港人熱愛試新食物,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橋樑讓大家認識難民。「就因為缺乏認識,所以才有偏見。有些難民告訴我,他們的孩子在學校也會因為種族而被欺凌。很多人在街上見到少數族裔,即使不知道他們是難民,都會戴上有色眼鏡來看待。有難民無奈地跟我說,為何大家都欣賞異國服裝、飲食或文化,卻不能接受他們乃我們社會的一分子呢!」

這本烹飪書從構思、採訪、撰稿及排版,Chloe都有份參與,她還請了兩個朋友擔任攝影師,透過難民婦女的一雙手,帶出她們背後的故事。而書中每一個食譜,她也親身製作一次,有些材料只能在重慶大廈和灣仔街巿才買到。「別以為這些地方菜式很濃味,相反大多是味淡又易入口,我煮給家人試吃,連7歲的表弟也吃不停口呢!」Chloe說,這本書的出版並不代表故事完結,而是一個開始,讓大家把難民的故事說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伸出援手,甚至像她一樣,想出一些特別的點子,繼續幫助這群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天空下的難民。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0期]

相關字詞﹕有色眼鏡 少數族裔 歧視 食譜 基督教勵行會 童書 親子話題王 難民 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