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朋友邀請我參觀新居,並自豪地展示剛剛添置的一座三角鋼琴。當我走近鋼琴時,朋友向她女兒嚷道:「阿女,快啲過嚟彈首考試歌畀Auntie聽。」「我剪緊片啊……我都唔鍾意彈琴……」女孩一邊專注地看着電腦一邊帶點煩躁的回答。朋友立時回道:「成日都話唔鍾意,畀咁多錢你學琴,買埋部三角琴畀你都唔識珍惜。」女孩也不甘示弱:「我都無話要學鋼琴,你逼我咋嘛!我想學踢波又唔准,學寫程式又唔畀。」朋友沒好氣的看着我說:「你睇吓佢幾有問題!我細個想彈都無錢呀,做女唔係應該聽阿媽話咩?」「得啦得啦,𠵱家彈啦!」女孩最終鼓着腮跑到鋼琴前,快速地彈了一首樂曲收場。
我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家長,他們會說男仔唔應該怕黑,應該要喜歡做運動;女仔人家應該要穿裙子,唔應該踢波等等。當孩子做不到他們認為「應該」的事時,就認為孩子「有問題」、「唔聽話」。然而,家長可曾思考過這個「應該」從何而來?自己對孩子的即時情緒反應又是源自什麼?
就以我朋友為例,她事後坦承自己小時候父母沒錢供她學琴,令她非常遺憾,故今天她掙到錢後便感到應該供女兒學琴。表面看似是疼惜女兒,實則想修補自己兒時的遺憾。孩子逆己之意,就是拒絕替自己圓夢,於是不忿、失望,甚至憤怒。
灌輸「應不應」恐限制孩子創造力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為了想父母愛惜自己便自然會努力取悅,做不到「應該」的事,會容易產生罪疚感和恐懼。當日,朋友女兒即使正埋首工作,極不情願之下也跟隨媽媽的吩咐,在我面前表演了,做了媽媽認為「應該」的事,在沒有自主選擇之下,彈奏了一首沒有靈魂的樂曲。
其實,自主感(Autonomy)是一個重要而基本的心理需要。多項研究顯示,若孩子獲鼓勵去自主選擇,他們便會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作決定。這感覺不但能提升孩子的能力感和自信,更可以幫助他們獨立,建立責任感及解難能力;當孩子有選擇及自主權,他們對投入活動甚至學習的動力也會提升。
然而,家長往往沒察覺自身的童年經驗正影響着自己的教養取向,並衍生出各種「應」與「不應」。這些「應不應」的要求若沒有照顧孩子的需要時,便會扼殺孩子認識自己、學習自主的機會。
《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作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指出,家長對孩子灌輸大量的「應」、「不應」,會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及冒險精神;反而當我們給予孩子空間追求自己的興趣時,能觸發自主學習的動力。就好像朋友的女兒專注地剪片,若沒有被打斷的話,她或許會進入flow state(心流狀態),是一種高度專注、高效、高創造力及喜悅的狀態,而「心流」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要熱愛所做的事。
每當我們發現孩子的某些行為觸動我們的情緒時,可否先停一停、深呼吸,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緒來源才作回應?這不僅能減避免衝突,更或會讓你對自己許多的「應與不應」有全新的感知。
文:郭䔝彤
作者簡介﹕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教育大同」善養小童成大同親職教養計劃團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