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家庭有教:說「好話」的秘訣(中)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26日

【明報專訊】上回講到,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學者Christopher J. Bryan於2014年在心理學期刊《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發表研究,如果家長想鼓勵孩子多發揮「舉手之勞」助人,不妨用「組別式讚賞」,即讚賞其內在特質,表揚他是一個「友善/有愛心/樂於助人的孩子」。這樣有助孩子持續樂於助人,以符合自己「樂於助人」的身分。 

當孩子助人時遇到困難

然而紐約大學學者Emily Foster-Hanson博士的團隊擔心,如果孩子在助人時遇到困難,例如事情並非輕而易舉,又或幫忙時出了亂子,會否影響孩子對「組別式讚賞」的理解和態度,甚至反過來質疑自己根本無資格成為「樂於助人組」一員?

參照Christopher J. Bryan的研究,Emily Foster-Hanson團隊邀請孩子做類似實驗,讓他們面對有人需要幫忙的處境,並分別向兩組孩子作「組別式讚賞」(你真是個樂於助人好孩子!)和「行為式讚賞」(你幫媽媽手,很乖!)。然而,孩子們除了需要做一件舉手之勞——幫研究員從地上拾起一支蠟筆,亦要面對一些較困難或有意外的狀况,例如幫忙搬動一個載滿乒乓球的小盒時,盒底突然鬆開;又或幫忙移動一輛積木車,但研究員事先偷偷把積木拆散,令孩子一碰到積木車便立即「解體」。兩組孩子均要面對失敗。

研究發現,接受了組別式讚賞(即「樂於助人組」)的孩子當遭遇困難或意外後,自我評價明顯下跌,反映出他們質疑自己「樂於助人」的身分;同時他們對「利他行為」的評價變得負面,偏向認為自己在幫倒忙。而當研究員稍後再邀請孩子協助時,他們都變得較猶豫,會較細心思考分析當中的難度。如果是易如反掌的事,「樂於助人組」依然較其他孩子樂於協助,與Bryan團隊的發現一致;但當事情有些微失敗風險時,孩子會變得異常保守,幫忙比率大幅下降,研究團隊估算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六至九成的孩子不再願意幫助!

Foster-Hanson團隊的研究結果於2020年《兒童發展》發表,不但補充了Bryan團隊在2014年的發現,同時亦提醒家長們:究竟「做好人好事」初心為何?是為助人解困,還是為自己「面子」?另一方面,家長究竟要如何說「好話」,才能有效持久地發展孩子的利他助人行為呢?下回再續。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0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