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多元文化教學實踐

文章日期:2021年02月16日

【明報專訊】以往香港的非華語學生,主要就讀幾所「指定學校」。一般主流學校的教師,很少接觸他們的機會。直到2004年小一派位機制改變,非華語學生才逐漸進入主流學校。究竟教師應該怎樣理解這非華語議題?如何找到立足方向,以促進教學的長遠發展?

逾半幼園有非華語學生

部分教師可能認為任教學校沒有非華語學生,就不用關注這議題。然而,根據教育局資料,本地幼稚園錄取非華語學生的百分比,在2014/15至2018/19學年期間由53.4%上升至54.5%,即超過一半的本地幼稚園有非華語學生就讀。即使現在沒有錄取非華語學生的學校,也不代表將來沒有教授他們的機會。

社會討論非華語學生,主要集中於他們學習中文的困難。他們缺乏運用中文的語境,學習中文確實不容易。然而,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部分非華語學生,如印度裔,英語說話能力較華語學生流暢。有幼稚園教師反映,這些學生在英語活動中能帶動華語學生,使得全班投入學習。那麼,英文科教師不妨善用非華語學生給予華語學生說英語的練習機會,又或邀請非華語家長擔任故事爸媽,向全班學生講英語故事。

有待發掘的「資源」

此外,認識香港居民的多元文化背景也是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的學習重點。如果班中有非華語學生就讀,教學可變得生動活潑,如訪問校內的非華語學生,或邀請非華語家長到校分享家鄉食物、服飾、文化。因此非華語學生不止是中文科,也是英文科、常識科教師有待發掘的「資源」。

剛接觸非華語學生的教師,都會與校外機構交流協作。然而,學習多元文化不是舉辦一兩天多元文化日活動,像在旅遊中走馬看花那樣就足夠。教師了解非華語文化,是要在日常相處中,明白他們的文化習俗,才可相互溝通和欣賞,最終予以學生適切的教導。

沒有非華語教學天書

不少報讀非華語專業進修課程的教師,皆期望學到一套專門教導非華語學生的方法。然而,能否建立一套統一的教學方法?實在值得商榷。非華語學生本來就是多元,父親是巴基斯坦裔、母親是華裔的幼兒,以及父母都不懂中文的尼泊爾幼兒,教導他們中文的方法全然不同。教師現時慣用的課程與教學法,是依據華語學生而設計,當中有些假設對於非華語學生來說並不成立。如剛剛就讀幼稚園的幼兒已聽懂粵語,父母能用中文協助學生學習等。重要的是,教師能否覺察到這些假設。例如對非華語學生來說,「母語教學」應否是使用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教學?當我們用「母語教學」來表示中文教學時,有否意識到我們的假設?

香港本來就有不同族裔人士居住,如何在華語與非華語學生的課堂中施教?是教師必須探索的問題。期望各教育持份者共同協作,逐步為學生打造多元文化的教學實踐。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3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