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孩子心:青春期來臨 情感連結更重要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04日

【明報專訊】很多父母都對我說:「我的孩子在小學初期都很聽教聽話,但到了五、六年級就開始反叛,因為進入了青春期?」你的孩子有沒有以下的行為特徵:

.駁嘴/與大人唱反調

.喜怒無常,容易激動/發脾氣

.說謊多了/隱瞞事實

.與父母交流少了/ 總是一個人在房間裏

.對別人的說話很敏感,中性的說話都認為是負面的批評而加以反駁

.預設敵意/拒絕父母,總是否定建議,認為父母不明白他們

許多孩子到了高小或初中階段,與父母的關係都出現了若隱若現的變化。父母既失望又擔憂,為何花了這麼多時間去照顧孩子,但彼此關係反而愈來愈疏離?是否到了一定年紀,孩子就會變得不聽教?

其實,隨着孩子漸長,他們的內在需求由生活層面過渡到生命層面,下意識對「我是誰?」和「我要往哪裏去?」開始感到疑惑,而與父母的關係會更渴求情感上的連結。

關心孩子內在感受 多於處理行為問題

漸漸成為青年人的他們,心思變得更複雜和敏感,青春期只是一個加速的時間點。反叛的行為特徵,是一些信號,讓我們有機會反思與孩子的互動,彼此有沒有真實深刻的連結。關係由一點一滴累積,若親子關係中曾經有許多誤解,或者孩子沒有經歷到自己是重要的,就更難與父母坦誠溝通。

聽過不少青春期的孩子透露心聲:「以前細個被罵不敢反駁,現在我大了,我不忍了!」、「以前我會將父母的責罵和批評『吞落肚』,現在我會當聽不到!」與青春期的孩子同行,首要的不是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而是讓孩子與父母的互動中經歷到彼此的重要。 有父母不明白,為什麼一提起學業,孩子就立刻發爛渣。我解釋,父母會將焦點放到眼前緊急、感到憂心的事情上,結果每天一入門口就問孩子:「功課做好沒有?」父母用催逼和鞭策孩子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愛和重視,這不是父母做錯,但孩子的世界並不是這樣理解。孩子產生了一個錯覺,就是父母緊張他的成績多過他本身。而因為孩子年紀小,分辨不到這是錯覺還是真實,產生了「我不重要」的感覺。

有人說,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暴風一樣,父母再也管不住,一不小心還會弄得人仰馬翻。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時間。趁孩子對父母的話還「有反應」時,請關心他的「人」多於他的「事」,默默地用心聆聽,嘗試聽出孩子的內在感受。

.讓孩子感到被關心,不是被審問,例如「你今日如何?」代替「你今日在學校做了什麼?」

.在對話中不帶有負面的判斷,減少直接指出錯誤,「你不可以……」用問題引導孩子思考,「你可以想想……」

.由心、真誠地說出感受,「我為你感到擔憂……」代替默不作聲,或不停說教

.說明清楚,把行為和本質區分開,「我不認同你的行為,但我仍然重視你、愛你」

趁孩子還未完全把心門關上前,用孩子能接收到愛的方式,告訴孩子:「我們永遠愛你。」也許,暴風的感覺是真實的,但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再次正視與孩子的關係。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4期]

相關字詞﹕名人KOL 青春期 陳志耀 解鎖孩子心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