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島中西區11校網,同樣是大熱校網,連升學專家趙榮德也形容這個是「最有價值的校網」,意思指11校網多著名小學坐鎭,並相對少辦得差的學校。中學方面,區內有11間中學,超過一半屬於band 1,極之吸引。不過,11校網學額一直供應緊張,自2017年起,更要向南區18校網借位以補網內的需求,雖然今年情况稍稍緩和,毋須靠「外援」,但相信外區學童想透過「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的甲部來此區分一杯羹,亦不容易。因此,在策略上,一定要選一間「勝價比」高的二線學校,希望殊途同歸,最終孩子可在中西區入讀好中學。
六成非華語學生 主科英語授課
盤點中西區二線學校,有「平民國際學校」之稱的香港潮商學校(下稱潮商)值博率高,升中成績也不俗。由於該校有約六成非華語學生,因此學校的主科,包括英文、數學和常識,均以英語授課,並採用英文課本。「所以我們華語學生的英語水平很高,尤其說話和聆聽方面,因為平日同學們之間都是以英語溝通。」校長詹漢銘說。
潮商創校98年,遷至薄扶林道校舍也有60年,熟悉此區的家長,相信也聽過它曾是「中西區4寶」之一,但自2009年詹漢銘出任校長後,他銳意革新,參考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把學校打造成funny school,遂逐漸得到家長的認同,成功「脫寶」,這個可從它的收生人數得到證實,「學校以前每級只收到2班學生,但8年前開始,我們小一慢慢擴至4班,到目前各級都開足4班,四年級更有6班,已經用盡全校26個課室」,詹漢銘更透露,有幾名學生是來自天水圍、青衣和離島。
2周「期中休假」 走出課室研習
每個家長,總想替子女找間「好」學校,但「好」的定義,每人不同,在詹漢銘眼中,能夠讓學生喜歡上學、享受學習、保持童真心境的,就是好學校。潮商走funny school路線,全年4測2考(一年級1考),一、二年級其中一次測驗更採用攤位遊戲形式,學校又設2星期「term break」(期中休假),把學生帶出課室,透過專題研習,汲取更多課外知識。但不催谷不代表學生成績不行,近年該校都穩定地有升中的學生被派往英皇書院、聖若瑟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華女學校等傳統名校。
值得一提的是,潮商是一間財力十分雄厚的學校,辦學團體香港潮州商會投放給學校的資源,多得令人咋舌。早在9年前,潮商已經快人一步,花逾百萬元在全校課室安裝電子白板,太空艙設計的STEM課室又要百多萬元,2018年更帶了10個學生到哈薩克交流,還斥資120萬元找ViuTV拍成電視節目,亦預算暑假用130萬至140萬元豪裝學校圖書館……詹漢銘一臉自豪說:「感謝辦學團體、校董會的支持,我來當校長12年,未試過想做的工作,因為無錢而做不到!」
■家長心聲
「國際學校」語境 提升英語能力
Jessica一家住西營盤,但當年長子卻跨區派到16網(東區)的小學,她便帶兒子來潮商叩門,而幼女雖獲私校取錄,惟最終也隨哥哥在潮商讀書。Jessica形容,兒子4年來,都享受着「國際學校」的語境培育,孩子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他初小時,跟我們去台灣旅行,最深刻是他在巴士上,全程跟外籍人士用英語交談,非常有自信」。她補充,不少人對非華語生有誤解,但其實他們十分單純和主動,一對子女的校園生活很愉快。另一名家長Eva,兩名女兒也是從傳統學校申請來潮商插班的,相比下,她認為潮商學習氣氛較輕鬆,壓力不大。不過,她提醒,在現行機制下,潮商的非華語生的派位優勢較華語生強,他們派到band 1中學的機率較華語生大,但本地家長也不用愁,「即使派band 2學校,很多也入精英班,始終我們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她透露,長女目前在區外的直資學校念中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