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把善養意識注入課堂

文章日期:2021年06月22日

【明報專訊】「老師,我跟住要點做?」、「老師,係咪咁呀!」、「老師,我做唔到呀!」在專題研習周課堂,教師忙得不可開交,照顧完這一組,轉個頭又要走到另一組。讓學生主動發現、探索,透過同儕間溝通和協作來解決問題,本應是做專題研習的美好原意。但現實是,孩子到了高小仍未懂得怎樣自行分組、協商、討論、解難並達成共識。自主學習的空間雖然釋放了,主導的卻仍然是教師。

培育「帶得走的能力與態度」

自主學習不是變魔法,而是來自一點一滴的累積。知識更新周期愈來愈短,今天所學的知識,轉眼便過時。培育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態度」以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成為世界各地教育改革的頭等目標。香港教育雖以考試主導,但隨着5、6年前,學童輕生事件不斷,社會開始為香港教育尋找出路。面對沉重的課業壓力,首要為學童釋放空間,重燃學習的動力。

多元體驗學習 讓孩子全人發展

在2016年,我們伙拍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開展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改革上課時間表,於下午課時引入「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堂,透過多元化的體驗式學習,讓孩子在學術以外得到全人的發展。教師亦邊學邊做,嘗試把學習還給孩子。幾年之間,愈來愈多學校將下午課變成「開心時段」,這無疑是關顧孩子身心需要的一大突破。

下午變得開心愉快,但上午仍要追趕課業,依然是傳統的學與教模式。我們不禁要問:「學科學習也可以變得快樂而又有意義嗎?」於是,我們大膽地跨進多一步。自2019年起,將以孩子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教學法及評估貫穿初小(小一至小三)的常識科課程。走進學科,以常識科為起點,重整課程的內容與鋪排,讓學習回歸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唯有尊重孩子的信念植根於學科的日常教學,學習文化才得以真正改變。

當變革觸碰到核心,迎來的便是更大的考驗。「如何撥出更多課時?」、「面對教學角色的轉變,老師準備好了嗎?」、「不用教科書,如何教?會否教少了知識?」、「課程設計如何做到以孩子為中心?」、「不測考,怎樣評估孩子的表現?」、「家長是否支持?如何向家長解釋?」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在考驗校長與教師的勇氣。

慶幸的是,走到今天,已有10多間學校與我們攜手開創這充滿荊棘,但滿懷希望的旅途。教師們在教學現場默默地努力,發掘學與教的無限可能。有教師分享,經歷了2年LBD學習的孩子,比過往同齡的孩子更有同理心,更願意表達,更積極學習,是她在學校任教10多年以來從未見過的。亦有教師被孩子的成長所感動,自己也重新反思教學信念,自發地在中英數課堂也嘗試LBD,聆聽多了孩子的聲音,欣賞孩子,更信任孩子做得到。

「教育大同」團隊如何陪伴學校走過這條「感.創.做」之路?教師和校長又有什麼深刻的體會?未來數月,我們會透過這專欄與諸位分享,一同思索香港教育的未來可以怎麼走。

文:程頌琪(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助理項目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1期]

相關字詞﹕名人KOL 程頌琪 親子筆陣 善養救未來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