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孩子愛追星 家長怎回應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13日

【明報專訊】你有想過「HK-pop」會突然變成潮流嗎?你又有想過4月30日的銅鑼灣,會突然變成「姜濤灣」嗎?

相信不少家長,眼見孩子因為「追星」而跟蹤偶像出沒、豪爽地向偶像送禮(可以是一塊地皮……)、為偶像賣廣告等,都會感到擔心,或嘗試阻止孩子繼續「瘋狂」;甚至懷疑孩子是否「病態追星」,過度沉迷並影響日常生活。我們理解家長的擔憂,始終孩子在成長階段,家長都希望孩子循規蹈矩,「正正常常」的發展。然而,在孩子這些「新基因、新膚色後浪面前」(摘自MIRROR歌曲Warrior),我們不如先認識一下「追星」背後的心理機制吧!

與明星偶像連結 產生溫暖感覺

其實,早在1950年代,心理學家Horton和 Wohl已經提出有關「追星」的研究。他們發現,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當時未有網絡)上的偶像明星,並不是被動地「被觀賞」,而是當觀眾們因為不同原因被表演者觸動時,就會不期然地與偶像產生一種有如與真實朋友當面交流的正面感覺,那種感覺令人溫暖和回味。心理學家將有關的關係現象稱為「擬社會關係」(parasocial relationships),而有關交流的過程則稱為「模擬溝通」(parasocial interaction)。理智上,我們雖然知道自己根本與偶像明星毫無關係,但感情上,我們會覺得自己與明星偶像是認識而連結的。根據進化心理學理論,產生這種社交連結溫暖的感覺,是因為人類自古進化而來,大多需要社交連結才能生存(例如:較能夠合作覓食、互相保護),一般社會中的多數人類行為均是集體性的,即使到了現代社會,有關的社交連結機制仍然沒有改變。

將偶像的氣魄 栽種在孩子心中

既然「社交連結」機制能夠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留在基因中,一代一代傳下來,我們也當理解成為忠實「姜糖」、「神徒」、「鏡粉」的朋友並不一定「瘋狂」。家長宜做的當然不是禁制,而是如何好好去將偶像「再次變成亞洲第一」(摘自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20/21的姜濤致謝辭)的氣魄,栽種在自己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的成長動力。至於如何去「調教」孩子?下次再談。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4期]

相關字詞﹕病態追星 姜糖 神徒 追星 名人KOL 林俊彬 張溢明 家庭有教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