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我們討論孩子追星的問題,文章得到不少讀者的迴響,絕大部分竟然是「家長自身也追星」,實屬始料不及!而近來更有「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的出現,內容笑中有淚。作為「家庭有教」專欄的筆者,家庭中的大人或孩子,我們都關注,因此在建議家長如何調教孩子之前,先帶大家了解「追星者」的內心。
我們相信大部分家長在追星時都是理性而負責任的,追星行為可以是較表層的外形吸引,亦可能包含較深層次的心理與個性認同。本地學者岳曉東博士,提出以三個角度去分析不同人的「追星態度」:
1. 理性vs.浪漫
7月7日,「教主」生日,熱情「神徒」在尖沙嘴碼頭、巴士車身、郵輪賣廣告,應援活動的確相當浪漫動人。與此同時,偶像本身曾低調現身於碼頭的大型廣告板前拍照留念,以示對粉絲支持的答謝,沒有大事宣傳或廣播,大家在熱情與浪漫中,保持一份理性而不盲目,可謂恰到好處。
2. 現實vs.理想
理性而負責任的粉絲明白「教主」的形象,某程度是經過商品化的包裝才呈現在公眾面前,而現實是,「教主」都是人,有其世俗和平常的一面,例如「教主」面對壓力都會病倒,都會發燒;同時,明白事理的粉絲即使「像病態般這麼喜歡你」(摘自歌曲《不可愛教主》),也知道保護偶像的重要,不會撕破偶像的公眾形象,作出過火的行為。
3. 相對vs.絕對
很難想像在酷熱天氣警告下,有人可以穿長絨大褸、毛衣出沒於香港街頭吧?但「教主」卻做到了!筆者相信大部分粉絲都不會為展示「絕對化」的迷戀而盲目跟從。理性粉絲明白偶像都是平常人,會相對地看待其優劣與好惡,並量力而為,並不會「照辦煮碗」地絕對跟隨。
至於如何與「追星者」家人,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好好相處?下回讓我們分享如何以「只有愛恆久不枯」(摘自歌曲《蒙著嘴說愛你》)的宗旨出發。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