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適應台灣高中新課綱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28日

【明報專訊】落腳台灣年多後,小子升高中了。首兩周,教師沒急着解說課業和備考安排,有些更用提問來開局,引導學生宏觀思考科目要旨。譬如歷史教師的第一問是:台灣島上,有過幾多外來統治者?這一問引發很多思考——怎樣界定外來統治者?荷蘭、鄭氏王朝、清朝、日本、中華民國,哪個不是外來的?怎樣讀史,才不辜負大島歷盡的滄桑、對得住前人的血淚、撿得到苦果的教訓?打後每一課,教師都先播放一節新聞討論時事背景,方才導入課題。說穿了,歷史與現實共有着同一肚皮,分不開。

3個面向談核心素養

小子回來說:「感覺教師很適應108課綱。」「108課綱」是台灣在2019年實施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藍圖,分3個面向談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是要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成為主動學習者;「溝通互動」引導學生開展與自我、他人、社會、自然的互動能力;「社會參與」強調共好,包括「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今年是實施新課綱的第3年,爭議依然不少,有批評指課程內容「只談素養不談基礎」,也有家長和學生對新評核方式無所適從。新住民如我們還在體驗中,但總希望台灣趕上世界教育潮流,縱有跌碰,腳步踉蹌,也要堅持走到進步的路途上。

這些日子以來,全世界都在動盪中得到新體悟:時代的進步,從來不是必然的。假如,開倒車的力量愈來愈大,大得個人無法抗拒,怎麼辦?我們大概都得痛苦地承認自己不知道。但是,如果每一個分到痛苦的人,都更謹慎地做好能力以內、小小的正確的事情……

重視自主學習 鼓勵討論

回到台灣的「108課綱」。它雖然更重視自主學習,但考核方式(尤其是國中)依然由選擇題主導,更沒有像香港過去的「通識科」那樣開放作答。然而,沒有一門獨立科目,不代表不能鼓勵討論、不能訓練批判思考。像小子在高中遇上的歷史科教師。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5期]

相關字詞﹕批判思考 自主學習 台灣教育 台灣 台灣生活 108課綱 名人KOL 蘇美智 小學雞媽媽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