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封面故事,介紹「教育大同」的「Learning by Doing」(LBD)課程。5年前記者首次接觸LBD這個概念,當時教育大同把「動手學」的元素,融入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的下午課節,學生在「開心時段」捲起衣袖剪裁皮革、做木工的場面,仍歷歷在目。近年,教育大同進一步把LBD精神結合初小(小一至小三)的常識科,在教育局的課程框架下,為學校重新編寫教材,並拋開教科書、測考評估的枷鎖,讓學習真正回歸孩子的需要和興趣。
備課時間長 學生投入教師滿足
記者固然欣賞教育大同這個推動革新學習的慈善團體,但亦要讚揚願意「落水」的14間主流官津小學,因為就算推手的想法有多美好,假如沒有學校敢於實踐,一切都是流於空談,無法落地。記者沒有教學經驗,但憑空猜想亦猜得到,於教師而言,「依書直說」肯定比「無字天書」更易搞,正如其中一間參與LBD課程的祖堯天主教小學常識科科主席譚清儀便不諱言,這個課程「比以前辛苦」,因為需要共同備課的時間更長。惟每當她見到學生學得投入、有進步,又會有很大的滿足感,「雖然每次開會最少也2小時,但會議是充滿歡笑聲的,可想而知,我和同事們有多投入」。教師是否有熱誠,絕對是教育革新成與敗的關鍵。
想起上期讀到專欄作家葉杏麗〈但求體育只係考運動〉一文,記者感同身受,當愈來愈多學校連體育科、視覺藝術科、音樂科都要學生熟讀「溫習紙」時,我們實在需要有更多敢於抗衡這種填鴨式教育的校長和教師,為孩子開拓另一片天空。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