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說,今年10月有一個個案,「一名中一學生少交8樣功課,預約見社工,怎料等不及跳了下來」。這消息除了令人心酸外,更痛心香港教育仍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思維。前任教育局長吳克儉和立法會的尊敬議員們常去荷蘭、瑞士、芬蘭等國家考察教育,有所為而去,無所得而回。恕小婦人出言無狀,所謂考察,得個睇字,返來後乜都無做過,亦乜都做唔到。王師奶抵唔往頸曾公開質問,有議員信誓旦旦話一定有公開報告,結果係空頭支票一張。
社會福利署委任的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第5份報告,檢視2016至2018年內,有259宗已向死因裁判法庭呈報的個案,內有59名兒童死於自殺,最小的只有10歲,學童輕生最大原因是學業壓力。據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監察系統,2019年有25名18歲以下人士自殺,2020年則有23人。數字令人心煩,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似乎亦止於研究而已,但如何防止,看着上升的數字,似乎成效不大。
曾少交8樣功課而約見社工的中一生,步上自殺之途,確實令人感傷,悲痛之餘也慨嘆教師們何以仍執著於大量功課?是不是以為功課愈多,學生成績愈好?記得小婦人讀小學時,教育署曾規定小學生家課時間,一年級不可超過45分鐘,六年級不可超過2個半小時。以為這規定可杜絕太多功課的壓力,不知是執行不認真,還是難於執行,又係得個講字,禍延到王師奶踏入中年晚期仍未解決。這把功課壓力的火的確愈來愈大。
部分家長擔心功課少影響子女成績
王師奶認為功課多的形成有3方面要負責,包括家長、教師和學校。部分家長認為功課愈多愈好,功課多代表學校認真,也代表教師勤力。真人真事,王師奶做家長會委員時,確有家長向校長投訴嫌家課少,唔夠隔鄰另一校多,認為會影響她女兒派位成績。該家長還振振有詞的說:「多聽不如多說,多說不如多讀,多讀不如多寫。」話佢錯晒又唔係,改變家長的觀念非常重要,因為家長的意見影響學校的存亡。
部分教師跟不上新的思維,仍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做、做、做,左又塞,右又塞,功課十樣八樣是例牌,多勞多得,做到無時停,勤有功,戲無益。這些教師大多是用心良苦,話之你教育當局限一個鐘兩個鐘,睬你都傻。王師奶素來尊師,僅「部分」教師,不敢以偏概全。有些教師好合理,尚記得讀小五時,改默書錯字,老師只要我們將正字寫5次,她認為已足夠更正錯誤觀念;到六年級時,另一個老師要每一錯字寫50次,唉,寫到悶,寫到麻木,手指麻痹之餘,都唔記得邊個係正字邊個係錯字。
最後講到學校。王師奶有啲猶豫,千多間學校,結構好複雜,學校包含校長、校監、校董會、辦學團體,實質主持的其實係校長。校長當然想學校辦得好、有名聲。家長主流意見是多功課,多功課才是好學校,校長會唔會為生存順應家長而鼓勵教師去填鴨,或明知功課已超額而隻眼開隻眼閉?甚或以功課量多寡而評定教師的優劣?希望這一問是多此一問。好多校監只係受訓過幾粒鐘,而校董更完全無要求,張三又得,李四又得,佢哋點會諗到8樣功課可能殺人於無形。
但願上主慈悲,諗條好計救救孩子。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