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節:思念中等待團圓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15日

【明報專訊】友人調侃說:「從你的書架,就能看出你犯嚴重的職業病!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裏,都放滿繪本,肯定是欲罷不能地買……」也是沒說錯的,繪本號稱親子共讀的法寶、小朋友閱讀的入門書,我在小學的圖書館工作,又是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繽紛多彩的圖畫書,當然既是我的「工作伙伴」,更是親子枕邊書。

只是,繪本原是「舶來品」,就出版數量而言,翻譯繪本的比例,遠遠多於中文原創的,以至於無論是平日帶學生們看的,還是自己書架上的收藏,往往也以「非華裔」為主。雖然,我常常對孩子們打趣說「書海無疆界」,但每當我遇到原創好書,還是會特別關注。說到中文原創的圖畫書,《團圓》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本!

湯圓裏好運幣 載滿離別不捨

繪本封面上,主角一家三口抱着一起酣睡,幸福安樂。大紅色托底「團圓」二字,一望而知是春節故事。故事以第一人稱敘述小女孩毛毛一家人在春節團圓的經過,那是毛毛和她的爸爸,由陌生到重新親近,再到不捨離別、兩地思念的過程。毛毛認生的原因,是因為爸爸在外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就在農曆新年的短暫相聚裏,爸爸趕緊為孩子做了好多事情:買新衣、補窗戶縫、刷新門漆、換新燈泡……毛毛也因為有爸爸在,做了很多平日無法做到的事:爬上屋頂,騎在爸爸的肩頭上,看到了整個小鎮的風景……還有,和爸爸一起包象徵團圓的湯圓,吃到了湯圓裏的好運幣。

毛毛吃到了爸爸親手包進湯圓的硬幣,珍而重之。相比起來,同伴們擁有的紅包和玩具,在她心目中都不算什麼稀奇了——因為那枚好運幣,獨一無二,是幸運的祝福;是團聚的喜悅;更是滿滿的父愛。假期過去,爸爸要動身離家,回到工作的崗位。毛毛含着淚把那枚好運幣放在爸爸的手心,希望它會為爸爸帶來一年的平安好運。被她攥得暖暖的硬幣,載滿離別的不捨和重逢的期盼。

《團圓》描畫的年節場景非常傳統。粉牆黛瓦的民宅;疏影橫斜裏的枕河人家;馬頭牆一家挨着一家的風景;拱橋上舞龍燈的畫面,都彷彿讓人錯覺是吳冠中的江南水墨。包湯圓的習俗、水巷裏小舟上販賣的年貨,透露出絲絲江南水鄉的年味!這可能是跟作者和繪者的吳地背景有關。這本中文原創圖畫書,有自己鮮明的性格和獨特的美,含蓄而溫厚,我特別喜愛。

有說,這與居於城市的孩子有着距離感。先莫說風俗民情也可以是看點之一,就文本呈現的新年氣氛而言,就是華人社會的共同經驗。而且,現在節日慶祝活動氾濫,才更需要帶着孩子體會過年真正的意義。雖然,《團圓》敘述的是20年前中國大陸農村的狀態,它的風格也許非常中式,當中也有比較地域性的符號,但對至親的依戀、團圓的感動,還有一切的思念和離愁,其實無分地域,無關時代,甚至是無分國界的。這應該是《團圓》這本書能夠獲得多個國際童書獎的原因。

故事看完,我們把書合上的一刻,瞥見封底的圖畫:那是爸爸的辦公桌,上面除了放滿圖紙、拉尺和工程帽等工作用品,還有,一家三口的照片——在每刻的思念中等待團圓。繪者朱成梁寫道:「團聚,分別;再團聚,再分別……大大小小的團聚和分別構成了我們的人生。」這句話特別打動我:在疫情之下,人們不能輕易相聚;在移民潮之下,也不知何日再見,總有些人讓你特別掛念。

今天元宵節,我們祝願平安,期盼團圓。

文:倫雅文(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4期]

相關字詞﹕團圓 名人KOL 倫雅文 讀書時節 親子筆陣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