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壯哉蛻變計劃

文章日期:2022年03月29日

【明報專訊】在報章看到「蛻變計劃」4個字,第一個印象係想起就流口水的軟殼蟹,或一些昆蟲褪皮成長過程。再讀下去,原來是由多名專業人士倡議的一個計劃,協助青年出獄後有學校收容,接駁學業。據稱一年內已幫助44名因反修例事件被捕的青年找到學校或工作,亦有學校過去兩年收容部分申請者入讀,這都是有菩薩心腸的人。該組織呼籲教育局及懲教署合作,使「蛻變計劃」得以推廣。

助牽涉反修例青年求學求職

走筆至此,王師奶即時驚驚哋。協助曾牽涉反修例事件的青年,會唔會有政治不正確之嫌?容乜易踩到助敵這條紅線!回心想想,懲教署以前叫監獄署,1982年2月1日正式易名懲教署(Correctional Services Department),這一易名,將單一監禁懲罰的消極轉化為積極,寓改造於懲罰中,不想將囚犯一棍打死,毁滅其一生。在以前中學會考放榜時,偶爾有報道獄中一些考生取得優良成績。王師奶一面欣賞懲教署的correctional services,另一方面也欣賞在囚青年知錯能改的精神。教育局和懲教署應責無旁貸,協助蛻變計劃的發展。

王師奶上網查閱該計劃資料,團隊中博士學者一大堆,醫生、律師、心理輔導專家、家庭治療師等,人才濟濟,創會主席是宋陳寶蓮博士。王師奶一向敬重斯文,細心閱讀創會宗旨及計劃,深信這群飽學之士的義舉純是社會良心,慈悲一念,中間並無政治計算。

仇恨不應成為社會主流

宋陳寶蓮和丈夫宋恩榮說「仇恨不應成為主流」,是近兩年來最發人深省的警語。這句話指出當前社會正充滿仇恨,政見不同令家庭、朋友成仇;藍絲黃絲勢成水火。又不是戴天之仇,為什麼不可以彼此容納,不同而和?相信這句「仇恨不應成為主流」,正是「蛻變計劃」創立的初心。當眼前仇恨瀰漫之際,何不以愛和寬恕為混濁的社會降溫!宋陳寶蓮博士也說得深沉:「一味加重刑罰,恐會加深年輕人的仇恨和誤解,令社會走上撕裂狹窄的不歸路。」犯了罪被判刑罰,在監獄喪失幾年自由,已為罪過付出代價,理論上這筆數已清楚了結,已是清白之軀,何不讓他們重新上路!

唉!坐完監,重新上路唔易㗎。想打工,老闆唔敢請你,觀念上坐過監好人有限,咁多人好請點解要請你;想繼續讀書?學校唔收你,一來嫌你超齡,二來怕你惹是生非,搞搞震。王師奶唔敢批評校長們的「穩陣」,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否應有教育遠見,教之育之?社團辦的學校不計,但宗教團體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所辦的學校,是否應本仁愛、寬恕、拯救的精神向這些重新上路的學生施以援手?疾風知勁草,教會學校請支持「蛻變計劃」,願社會人士為香港注入清流,不讓已撕裂的社會更撕裂。

壯哉!「蛻變計劃」。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0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