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節:餐桌前傳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05日

【明報專訊】《蔬菜是怎樣長大的呀?》

作者:婕爾達‧繆勒

譯者:徐麗松

出版社:水滴文化

踏入4月,春天一步步往深處走去,日暖風和,夜雨晝晴。全港小孩,包括我女兒也還在放「暑假」,於是,這陣子我安排她負責植物澆水的工作。她有否感受到這正是個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時節?我並不知道。只見她還是挺喜歡的:閒時靠着窗邊曬太陽,蹲在陽台盯看漸漸成熟的小番茄。

當個小農夫,儘管超迷你版的園圃空間有限,卻是小朋友抗疫宅家時最好的「戶外」活動了。老實說,我長居香港,生活在城市裏,一向五穀不分!女兒也一樣,對農作物認識限於平時在超市看到的。自從打理學校園圃以後,我開始帶女兒在自家的陽台種些合適的作物,因為「農事」需要,她關心起蔬果來到餐桌前的那些故事。

《蔬菜是怎樣長大的呀?》就是我們在期間搭配着看的一本書。書中的小主角蘇菲,也是在城市生活的女孩。故事開始,她坐火車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過暑假,爺爺奶奶有一個蔬菜園,長着各種豐美的蔬菜。這本書就像是蘇菲的「耕作日記」,記錄她之後的每一個長假期,充實的田園生活——蘇菲學習到種植蔬菜的知識和技巧:她捲起袖子,拿起三爪耙除草,幫忙 立杆子把被風吹倒的玉米撐起來,幫忙抓走入侵菜園的馬鈴薯甲蟲。蘇菲認得各種田野裏的昆蟲和小動物:拔完紅蘿蔔後,不忘留點莖葉給小兔子吃,給過冬的鳥兒用穀類做點鳥食,她在田裏遇見了鼴鼠和刺蝟。蘇菲用雙手、用眼睛,還用嘴巴,真實地認識了不同種類的蔬菜:剝開豆莢,吃到比糖果還好吃的豌豆,收採甜菜根,製成新鮮的沙律,拿出畫本和鉛筆,把授粉的花朵描畫記錄下來,讚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由播種到開花結果 感受生命奇蹟

經歷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蘇菲體驗到耕種的辛勞。當她看到親手播種的農作物漸漸長成,然後開花,再長出種子……她發現了生命的奇蹟,也終於知道了原來平日吃到的蔬菜是怎麼長大的。冬季假期結束,小蘇菲回到城市,靠着爺爺送給她的種子,當起了城裏的小農夫,在自己家的陽台打造了一個迷你的蔬菜園。

作者婕爾達.繆勒(Gerda Muller)以復古畫風見稱。本書書寫田園生活,內容涉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態、昆蟲和動物的外貌、農具的操作運用等實用的描述,作者以寫實的繪畫風格,精緻、細膩的筆觸,向小讀者還原栽種蔬菜的實况,表達親近自然的樂趣。

我和孩子共讀這本書,津津有味——她也曾經為了看到秋葵的種子發芽生長而驚喜不已;也曾用愛憐的目光專心地看着停在她手臂上的小瓢蟲;也曾為了一株太陽花因誤植而枯死,感到惋惜和懊悔。前陣子,我們種的胡蘿蔔和生菜收成了,她將剛收採過來的胡蘿蔔一把捧在懷裏,無比珍惜地說:「泥土會變魔法啊!」大概,她和蘇菲一樣,體會辛勤耕耘,並訝異於一顆小種子的神奇力量,然後明白到吃下肚子裏的,都是一個個自然的賞賜和生命的奇蹟!

《蔬菜是怎樣長大的呀?》是蔬菜的餐桌前傳,是田野裏的平凡日常,卻是孩子眼中小蘿蔔、小番茄的成長小秘密,更是城市裏的小孩鮮能親眼看到、動人生命力的讚歌!農作物教懂孩子感恩大地,懂得向自然敬禮,享受生命成長的喜悅。

文:倫雅文(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1期]

相關字詞﹕名人KOL 倫雅文 讀書時節 親子筆陣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