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同學仔早晨,現在我們出發了!」1月20日,林穎謙老師身穿薄風褸,手持黑色自拍棍和手機,由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門口出發,帶領在家中上網課的同學認識社區的無障礙設施,以及了解街坊對石籬社區的印象。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是計劃的伙伴學校之一,小一至小三常識科採用由教育大同設計的課程。去年疫情放緩時,小二學生有機會跟隨教師跳出課室,接受「勇闖社區」的任務,走進社區考察;無奈今年疫情嚴峻,「勇闖社區」也只能夠以網課形式進行。
甫踏出校門,前方是一個十字路口。「向前行就是公園,左方就是圖書館及街市,大家可以投票決定路線。」教師此舉是希望學生有表達和選擇的空間(voice and choice)。同學們最終投票決定先「勇闖」學校對面的安捷街遊樂場,再沿斜路走去街市,最後一站是石蔭梨木道公園,跟街坊做訪問。
「同學仔可以講出這裏有什麼輔助失明人士的設施嗎?」林老師走到一個行人過路處,先用鏡頭特寫地上的導盲磚及燈柱上的黃色盒子,然後再將手機舉高,靠近發聲裝置,讓同學分辨裝置在紅燈與綠燈時,發出的聲音有何不同。即使在網課,林老師亦希望同學運用不同感官感受社區上不同事物。他想起有一次帶學生到噴水池,叫他們感受水點打在臉上的感覺,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體驗。「有人覺得清涼,因為他站在樹蔭下;有人站在陽光下,覺得水是熱的,讓他出汗。這個體驗其實很豐富,這樣的觀察讓學習立體得多。」
教師走到街道講課
相比於實體課堂,網課有不少限制。譬如學生容易失去專注力,也難以做到協作及多感官體驗,但同時亦有一些優勢。「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鼓勵教師跳出網課框框,在疫下「教學新常態」中嘗試更多可能。講課不一定只能坐在電腦前面,而是可以走到哪裏,教到哪裏,將社區帶入課堂。以是次為例,網課可以讓教師適時停在街道上,加以多方面描述,這是實體課堂難以做到;另外,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比去年更好,林老師認為家中環境讓小朋友有安全感,有助他們主動發問。「我見同學都好放鬆,有些同學未必坐得好端正,但眼睛一直望鏡頭,望鏡頭的耐性好了,這讓我喜出望外!」
位於大圍的循理會美林小學也是「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的伙伴學校。他們在2月也有「勇闖社區」的單元,老師預先拍攝游走社區的短片,然後在課上播放。同學反應都十分積極,任教二年級「動手學」(LBD)課程的侯老師說:「有同學甚至大聲說:『我到過這裏!』」先前有教師透過繪本介紹社區設施,當同學觀看影片時,就能瞬間連繫過往所學,也漸漸與社區產生有情的連結,「譬如有同學話:這裏有好多樓梯,但不夠電梯;又譬如一些柱會成為輪椅人士的阻礙,雖然柱不是影片的主角,但同學會留意得到」。
相比傳統課堂,LBD課更着重「真實」、「探究」、「表達與選擇」及同學的「投入」。雖然網課不利協作及真實體驗,但教師依然可以利用多元方式,加上提問及展示,讓學生探究及反思。「勇闖社區」單元是一次相當寶貴的經驗,同時讓教學的意義與想像變得更闊。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