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來自香港的非華語學生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05日

【明報專訊】1841年,香港開埠,當時有逾2000名印度士兵參與英軍在香港島舉行的升旗禮,可見香港早已有印度人居住。現今本地的非華語人士,不少在香港出生、成長,已是第二、三代移民,扎根香港,甚至不習慣到原居地生活。根據政府2016年的統計,居住在香港的巴基斯坦人中,有37.4%是香港出生,尼泊爾人為36.1%,印度人為18.9%。而全港總人口中,在香港出生的百分比則是60.7%。由此可見,香港有土生土長的非華語學生,但學校的主流教師又會否完全接受他們來自香港?

「非本地」、「外籍」學生?

有幼稚園教師曾為非華語幼兒設計這樣的對話活動:

對象:高班

每名幼兒用說話介紹自己,內容如下:

「我是___(姓名)。」

「我來自___(地方)。」

「你是哪個地方的人?」

「你好!我是___(地方)人。」

教師期望印度裔幼兒學會說出「我來自印度」。然而,如果參與活動的非華語幼兒在香港出生,是香港永久居民,他應該回答來自哪裏?看來設計這活動的教師,並沒有周全考慮到有些非華語幼兒是來自香港。雖然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等可能來自其他地方,但正如很多香港出生的人,父母都來自內地,他們又會否說「我來自內地」?在港出生的印度裔幼兒可能從未到過印度,他們應否自稱「我來自印度」?

除了活動設計,另一反映教師如何看待非華語學生的身分,是教師怎樣形容課堂中的華語與非華語學生。常見的說法包括「本地和非華語兒童」、「本地與非華語家長」、「學校主要學生為香港人,亦有少數非華語學生」。這些例子當中,的確華語學生很可能是「本地人」,但問題是,在港出生的非華語學生,是否也是「本地」、「香港人」?當我們說「本地與非華語學生」時,是否意味着非華語學生不是「本地」?在港出生的非華語學生,能入讀主流學校,是本地居民,是否也是本地學生?

另外,有些學校會把非華語學生稱為「外籍學生」。這不止是口頭說法,在較為正式的場合,例如在教師的名片上,也會寫着「外籍學生支援主任」。當然,非華語學生或是剛從外地來港,但是如果我們把土生土長的非華語學生也歸入「外籍學生」,他們生於香港,或許說得一口流利粵語,這些學生有何感受?

難感到被主流社會接納

假如教師心底裏視非華語學生為「非本地」、「外籍學生」,這些學生就難以感受到香港主流社會接納,他們也是香港的一分子。這樣,非華語學生又會有多願意接受中華文化?遑論認同中文重要,從而要學好中文。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1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