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農曆新年以來,本專欄均以勇氣為主題,因為筆者相信,勇氣實為人生持續向前的重要基礎。此外,我們認為在家長的鼓勵和信任下,孩子的勇氣實在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練習,一點點地累積和提升。
疫情期間,不少孩子染疫。專家建議患者可服食撲熱息痛(paracetamol)來紓緩病徵。相信不少家長都曾就如何教導孩子吞藥丸而感到苦惱,我們建議不妨從「想、說、做」三方面入手:
教授孩子吞藥丸,家長可首先從建立「我是勇敢孩子」的身分入手,「小藥丸的任務就是助我們打敗細菌病毒,勇敢的孩子都會邀請小藥丸加入自己的『抗病毒兵團』,一同打低病毒」,引導孩子感到自己作為一個「勇敢的人」,當然會有勇氣與小藥丸合作,接受小藥丸乃自己的好幫手,減低對藥丸的抗拒。
想:建立身分發揮想像
另一方面,即使想法上和心理上接受了小藥丸,孩子始終需要將藥丸從口中吞下肚。家長不妨引導孩子作以下的想像:「小藥丸其實都是運動高手,特別是滑水很出色。試想像我們的舌頭就好像一條滑水梯,而小藥丸就好像一個在滑水梯上的小孩子,當我們喝水,水流一來了,這個藥丸小子就隨水流興奮地滑下去了!」
說:鼓勵與讚賞
雖然不少孩子只要稍作嘗試就能夠成功吞藥,但始終有部分孩子需要反覆嘗試與別人的支持。因此,家長需要着重的並不是事情的結果,而是努力嘗試的過程,這就是勇氣的表現。孩子願意嘗試,家長可以主動讚賞孩子勇敢;當嘗試不成功,家長可為孩子把藥丸剪成細份之餘,亦可以同時告訴孩子每一次嘗試都是勇氣的表現、成功的累積,今次未成功就「退一步」,而成功就當然要加以讚賞孩子!
下回再在「做」方面,分享如何一步一步讓孩子順利食藥。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