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教育緊貼科技發展步伐,學習也靠攏網絡世界,加上智能手機及電子屏幕產品日漸普及,學生接觸互聯網的機會相應地提高,使用者的年齡亦有幼齡化的趨勢。在這信手拈來便會有無窮無盡資訊的時代,學界開始着力發展媒體教育,以裝備學生應對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當全球資訊快速流動之時,我們亦需面對由網絡媒體衍生的各種潛在風險。近年,社會對學生使用互聯網的安全問題、網絡詐騙及欺凌議題日益重視。
辨別網絡陷阱資訊真偽
綜觀現時香港的小學教育課程,資訊科技教育仍側重於提升學生的電腦應用技巧層面,例如文書處理、簡報製作、繪圖。相反,忽略了教導學生安全使用互聯網去搜尋和瀏覽資訊、正確利用社交網站去接收/發放信息、設定私隱以保障個人資料、認識網絡權利及責任等。因此,培育學生的媒體素養能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家長及社會所關注。有見及此,筆者與前線教師設計一套媒體素養課程,目的為建立學生使用互聯網的正面品德,提升他們對保護網絡個人私隱的警覺,並加強批判思維能力,能學會辨別網絡陷阱及分析媒體資訊的真偽。
與孩子一起討論 提高敏感度
筆者在此舉出一個分享例子,說明家長可如何與孩子一起探討媒體的特性,從而增強他們對資訊可信度的判斷力。首先,家長可向孩子展示不同類型的新聞媒體,並在網絡選取一則資訊作為例子,讓孩子討論哪些內容是屬資訊性報道,或是按照個人感想而發表的?這可讓他們思考一下在網上新聞媒體及個人社交媒體所得到的資訊有何不同,從而分辨兩類媒體所報道資訊的可靠度,並讓孩子明白,資訊若來自媒體機構會較個人社交媒體來得可靠。媒體機構在發布前會確認資訊的來源,報道時要向傳媒界別及公眾負責。而個人社交媒體屬大眾平台,讓大家以輕鬆、有趣的方法表達自己對事件的看法。
從比較這事例可帶出來自媒體機構的資訊內容較準確和客觀;而個人社交媒體的資訊則趣味度較高,兩者各有優點。與孩子一起討論,目的是使孩子在網絡世界獲取資訊的敏感度能有所提高。
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而科技的進步,確實帶來了不少便利,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亦不容忽視。在追趕網絡媒體發展步伐的同時,家長亦可共同為培育孩子的媒體素養而謀求各種應對方法。
註:聖博德學校校長張作芳及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前線教師,攜手設計了一套「電子網絡急救達人」的課程,歡迎學界使用。
文:張作芳(聖博德學校校長)、姜培芝(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