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途有「理」:兒童扁平足要處理嗎?

文章日期:2022年05月17日

【明報專訊】兒童扁平足是很普遍的情况。有資料顯示,約四成半2至6歲的幼童,以及一成半8至13歲的兒童都有扁平足現象(註)。雖然家長們都有聽過,扁平足會隨時間好轉,不需要處理;但又擔心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後遺症」,那該怎樣辦呢?

控制體重 選適合鞋履

扁平足一般是指腳內側縱弓塌陷(圖a)。2歲前的幼兒,因腳底的肌肉尚未發展,所以大部分都有扁平足。足弓約於2至10歲間逐漸成形。扁平足可分為功能性(flexible)及病理性(rigid)兩類。功能性扁平足佔九成以上,足弓只在負重時塌陷;病理性扁平足,則指足弓即使在不負重情况下亦塌陷,這可能是因先天不正常的足部骨骼融合所致,或要透過手術處理。扁平足的成因及誘因有以下:

.家族遺傳

.腳底肌力較弱

.肌腱、韌帶支撐不足

.肥胖

.阿基里斯腱(Achilles tendon)過緊

.慣性「W」坐

.穿著過軟、過寬及沒有足弓承托的鞋履

長期因足弓下塌而減低足弓的彈性緩衝,足底直接受壓,可引致以下症狀:

.腳踝、膝關節及腰背痛

.下肢容易疲倦

.平衡感減低,走路、跑步時容易跌倒

.因負重偏向腳內側而令腳跟及大腳趾外翻

.易生腳繭

.步姿異常

對於沒有症狀、沒有誘因的扁平足,只需要定期觀察。

若有以上提及的症狀,便應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除注意體重控制、避免「W」坐姿,以及選擇適合的鞋履/鞋墊外,家長亦可指導兒童做一些家居運動,以紓緩症狀。

1. 伸展小腿 (圖b)

弓箭步,雙手扶牆,伸直背部,雙腳掌向前,身體重心推向前至小腿後有拉扯的感覺,維持10秒,放鬆,每腳重複5次。

2. 強化小腿和核心肌群 (圖c)

保持挺胸收腹,以腳尖走路約2分鐘。

3. 強化腳底肌肉 (圖d)

將腳趾拉向腳底,收緊腳底肌肉,提起足弓,維持5秒,放鬆,以10次為1組,重複3組。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陳慧雯及胡凱菱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註:Evans AM, Rome K. A Cochrane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non-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flexible pediatric flat feet. Eur J Phys Rehabil Med. 2011 Mar; 47(1):69-89. PMID: 21448121.

文:區美娟(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7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