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們曾經在本欄提及嬰幼兒的觸覺發展,分享過如何幫助他們做面部及身體按摩,如何加強他們的頭部控制等。今期我們會分享嬰兒在出生後至1歲期間,一個較早發展的感官能力 ——視覺。
視覺是嬰幼兒成長的重要一環。隨着日漸成長,視覺發展會連結其他感官,進而促進認知和學習能力的發展。嬰兒在剛出生時視力有限,只會看到18至25厘米內的事物,以及只能分辨黑、白、灰3種顏色。到了5至6星期大時,雙眼才有聚焦能力,可以把目光集中在某一點上。父母可留意他們會否望向柔和的光線或在近距離看到父母的臉。
分辨顏色 訓練聚焦及追視
到出生後兩個月, 他們可清楚看到父母、玩具和較遠的距離,也能分辨較鮮艷的顏色;他們見到父母時會微笑。在3至6個月期間, 他們開始有追視的能力,眼睛能跟隨物件移動,繼而帶動頭部和手腳移動,但要留意寶寶的雙眼能否同時向同一方向移動。父母可讓寶寶看各種顏色的水果 (圖一)或嬰兒牀吊飾等,既可促進其分辨顏色的能力,亦能訓練雙眼的聚焦力及追視能力。此外,父母亦可抱着寶寶到家中不同的地方看一下不同的物件,引發他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用手去觸摸東西,發展手部的肌肉。
與寶寶互動 促進感官發展
在出生後6個月,寶寶開始能夠坐立和四點跪,視野更為廣闊。俗語所謂「眼見心謀」,寶寶見到遠處的東西想抓玩,誘發爬行及把玩東西,帶動四肢及手眼協調的發展,而立體感及分辨遠近的能力亦漸漸建立。6個月至1歲期間,他們開始認人及模仿他人的表情和動作。到了1歲後,孩子的視覺發展已成熟,對空間、距離、大小等具判斷力, 且能清楚看到旁人的臉孔和輪廓。父母可與孩子對坐在地上,相互滾動或拋接皮球(圖二),更可增加難度,相互爬行推接皮球,除可進一步加強追視能力、手眼及四肢協調外,更可強化軀幹及四肢的肌力。所以在疫情下,大家都需要留在家中,父母和寶寶的互動便很重要。當疫情穩定後,父母便可帶寶寶外出,讓他們看看外面的環境及不同的人,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及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梁嘉敏(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