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脾氣,其實背後掩藏着更深層的感受與需要,最主要的就是憤怒,同時又不想去表達這份憤怒,便形成了一種情緒反應──脾氣。
例如父母有些說話、行為令孩子很憤怒,但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他們會不想或害怕令父母生氣,這矛盾的狀態便形成了脾氣。若內裏的憤怒累積得愈多,又未能獲得理解,除了發脾氣的次數會愈來愈多,積藏的憤怒亦可能因一件小事被引爆,出現一些難以理解或失控的行為。
脾氣是一種矛盾心情
筆者曾在工作中遇過一個10歲小孩,父母給予他一間獨立房間,卻忽視了兒子的自主權,經常沒有敲門便進入房間,亦會擅自查看兒子於手機上與朋友之間的對話內容,更用「父母的權威」來駁斥孩子的不滿:「你沒有做壞事的話,怕什麼被父母見到?」、「房間與電話都是我買的,為何不可以看?」兒子便出現了一種既生氣又不想生氣的矛盾心情,漸漸形成了脾氣。孩子對父母的說話行為變得很煩躁,偶然出現失控行為,傷透父母的腦筋。
又例如一個6歲的女孩,父母對她的管教十分嚴格,對於功課、作息、課外閱讀均有一定的要求,甚至外出路線、食物選擇,均是由父母決定。當女兒不服從的時候,父母會說:「你為何不聽話,你乖,爸爸媽媽便不用這麼生氣。」、「不可以像嬰兒般鬧脾氣,經常帶給我麻煩。」女兒內心既不滿,又不讓自己對父母生氣的矛盾心情,同樣演變成脾氣,久而久之形成惡劣的親子關係。
憤怒是正常情緒 勿用權威制止
父母要學習傾聽孩子的心聲,要明白脾氣內裏掩藏的情緒。當孩子鬧脾氣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其後帶着同理心去猜測及回應孩子的內在感受與需要:「媽媽感受到你很生氣,可以讓我了解一下發生了什麼嗎?」、「爸爸不是想罵你,爸爸很想明白你,試告訴我你的感受?」父母既要理解孩子的憤怒,同時保持堅定與溫柔的態度:「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很不開心,但是我們說好只是來看玩具,不會買玩具。」當孩子情緒獲得紓解後,再一步一步引導他思考分析。
另外,父母要檢視自己的管教方式,避免把自己的價值觀硬套在孩子身上,例如小朋友要乖乖聽話、憤怒是不好的、發脾氣就是頑皮等。其實憤怒是一種很正常且健康的情緒,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力量。切勿用「死力」去制止孩子的行為,「死力」包括父母的權威、重複的道理、威嚇、命令、言語羞辱、體罰等,只要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感受,讓他們感到被聆聽,脾氣自然能減少,再加上父母管教上的調整及悉心的引導,子女更能提升處理個人情緒的能力,促進和諧的親子關係。
文:馬慶民(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