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克服社交焦慮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今期封面故事,探討「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下稱選緘症),不知大家對這個病症,有多少認識呢?

港人對選緘症認知度低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去年曾聯同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在本港做了一個調查,成功接觸765名幼稚園家長和幼稚園教師,發現當中超過八成家長和四成教師也沒有聽過「選緘症」,反映港人對此症認知度低。為此,我們走訪精神科專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註冊言語治療師,以及患者家屬,希望從多角度,幫助大家認識此症,並及早為身邊有需要的兒童伸出援手。

選緘症是兒童焦慮症的一種,多名專家也提到,成因往往跟家庭教養模式有關,因此若得到家長的配合和支援,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成效。

成因跟家庭教養模式有關

家長首要避免在人前標籤孩子為「不說話」,並以關懷和體諒的態度,循序漸進地鼓勵他們在社交環境作出回應,假如察覺小朋友在社交情境下的焦慮程度上升,就不要強迫他們發言。

想了解如何與選緘症的子女相處,不妨參考教育局網頁(bit.ly/3e24AOu),當中有不少實用貼士。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8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