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父母們感嘆說:「開學後生活時間緊迫,跟孩子的衝突又變多了。」孩子對父母的話,不是聽不到,就是不願意做;孩子一耍性子,父母難免忍不住吼:「我說什麼你照去做就好!」「我數到三,你就要馬上去!」「什麼都不要問啦,快點去!」……本來只是小事一樁,為什麼總是弄到大家都不愉快?為什麼孩子不肯聽別人的意見,總有自己的一套?讓我們先了解孩子內心可能有的一些想法: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
1. 收藏思緒的孩子:
這類孩子喜歡自己思考,當心裏面有想法,不會主動說出來。當他聽見別人的意見,卻誤以為別人要否定他,於是就不高興,不想聽下去。
我們可以試着問孩子:「你是不是有另外的想法,可以告訴我嗎?我很想聽聽。」
父母不宜帶着情緒去判斷孩子「不聽話」,嘗試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
2. 追求穩定的孩子:
這類孩子一旦建立了習慣,就不想去改變或被打亂。面對一些偶發的事件,脾氣很容易就上來。
我們要擴充孩子的適應度,在平常孩子心情特別好的時候,多做一些演練,假設一些問題發生時該怎麼辦呢?給他們心理的準備,把實踐的方法放在心中。
開放空間 讓孩子思考
3. 愛新鮮冒險的孩子:
這類孩子對重複的事很快厭倦,不喜歡跟別人的一套。換個角度看,這類孩子的創意很高。
我們可以試把「你」換做「我們」,把「你不想做那就不理你了!」說成「那我們想想新的方法吧!」開放多點空間,讓孩子思考和實踐他們的想法。
4. 好奇探索的孩子:
求知心切是孩子的本質,尤其這類孩子總要把問題弄清楚,才會安心去做,而且一個問題又會延伸到另一個問題,變得沒完沒了,原本在討論什麼都忘記了。加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邏輯仍在發展中,他們說得不清楚,很容易被解讀成歪理,讓父母沒耐心把它聽完。有一個方法很簡單可是常常被忘記——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完」,然後嘗試完整理解孩子的說法,代孩子說一遍出來。
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每次遇上的狀况又不同,要找到配合孩子的方法談何容易。我很想鼓勵父母:「視每一球都是新的開始」。當狀况出現時,先來深呼吸,快快聽,慢慢說,用心感受一下孩子的心思, 為彼此的關係帶來新的契機。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