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教育龍頭逐個評

文章日期:2023年01月31日

【明報專訊】1997年回歸後,香港教育龍頭換了許多人,由余黎青萍任教育署長數起,繼後是羅范椒芬、張建宗等。王永平曾任教育統籌局長,董建華引入問責制後,教統局長是李國章,秘書長是羅范椒芬,李國章後由孫明揚繼任,教統局也改組成為教育局。梁振英任特首時教育局長是吳克儉,跟着是楊潤雄,現任是蔡若蓮。

官有好多種 一樣米養百樣人

官有好多種:有進取的、有求穩的、有過日辰的、有但求無過排櫈仔的、有hea的。一樣米養百樣人,王師奶只留心教育頭頭,因為他們的政策和官態影響小婦人求學時代,也影響兒女一代,所以對他們都有自己的評價。評價總有主觀成分,是否中肯由讀者自行判斷。上有玉皇大帝,下有閻王作證,絕無惡意,心如日月,我手寫我心。

先講余黎青萍,她是九七後第一個教育署長,做事爽快,絕不拖泥帶水。她英文好不在話下,中文也好得出人意表。任內推行母語教學和全日制,都是九七後的新猷。母語教學是董建華回歸後民族主義的壯舉,原是好事,但推出匆匆,忘掉了百多年英語的根深柢固,加上計劃有頭無尾,中一至中三用母語,中四自由選擇,是制度的先天缺陷,神仙都唔掂喇。全日制由余黎青萍開其端,打好基礎,其後的龍頭繼續發展,終底於成。王師奶認為余太是實幹型,不高調的好官。

第二個要評的是羅范椒芬,羅太絕對是一個衝鋒陷陣進取型的官,王師奶相信她對教育有改革的決心,因為急於求成,惹來不少口舌議論。你評她不懂教育,她就讀個教育碩士給你看。唉!羅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坐言起行是好事,但太急進也不能成事。她主意多,樣樣都想試下,想將教育辦好,事事親力親為。她曾做過教統局長,當時有人形容:「她做署長時似教統局長,做教統局長時又似教育署長」,究竟這是讚美之詞抑貶抑之意?小婦人肯定羅范椒芬是教育有心人。

第三個是張建宗,好多人好似唔知張建宗做過教育署長。他是一個求穩的政務官,為人低調,適逢任內有一個事事親力親為的頂頭上司,匆匆兩年後又改問責制,於是更無聲無息。

第四個是李國章,王師奶很好奇,他放棄太學祭酒之尊,與一眾庸碌局長排成一行,站在董建華之後做布景板,所為何事?任內與羅范椒芬合作無間,强行推出通識教育、直資學校。作風一錘定音,得失難作定論。

第五個是人稱孫公的孫明揚。他善於調和,任內凡事好商量,飲杯茶,食個包,萬事好商量,王師奶曾稱他為老油條,任內一片和諧,風平浪靜。

第六個是爭議最多的吳克儉,他根本不懂教育,卻被委任教育局長。上任落手打三更,國教風波一鑊泡,由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做奶媽替佢擋煞。他又被譏任內外訪次數為局長之冠,似旅遊局長多過似教育局長,王師奶多次勸他外訪後寫紀錄與教育界分享,真可能是他鄉美景太美,忘記了外訪目的。不提了,諗爆頭都諗唔出一件他值得一講的工作。一字記之曰hea。

跟着是楊潤雄,他謹慎,不高調,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算是中庸吧!蔡若蓮時日尚短,不宜過早論定,但她是唯一真正在學校工作過的局長,讓時間作證。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4期]

相關字詞﹕蔡若蓮 楊潤雄 吳克儉 孫明揚 李國章 羅范椒芬 余黎青萍 親子筆陣 王師奶 論盡教育 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