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社交情緒教育 提升身心健康

文章日期:2023年03月28日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突顯了社交情緒教育的重要。其實,近年不少學校都致力提升學生的身心靈健康,但多是「散打」式活動,即偶爾找外來嘉賓主持講座、舉辦工作坊等;像今期封面故事的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以辦學團體層面,推動會屬小學共同開展一個長達5年的社交情緒教育課程,實屬少見。

全人發展 建立校園同理心文化

為了今次專題,記者合共採訪了4名校長和1名教師,還有協力機構的負責人,可想而知,佛聯會這個項目有多龐大。亦由於牽涉的持份者人數眾多,每間學校要做好內部統籌、跨校協作,亦非簡單容易的事情。但佛聯會和7間小學校長之所以寧願「捨易取難」,全因他們都是教育有心人,且理念一致,大家都希望真正幫到學生的全人發展,並建立校園的同理心文化。

推動正向教育 實踐善意溝通

所謂教學相長,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正向教育,實踐善意溝通,受惠的,不止是學生,還有教師。佛聯會屬下佛教慈敬學校校長范秀琪及訓導主任楊潔婷,皆異口同聲表示,透過推動社交情緒教育課程,也增加了教師自我同理與同理別人的能力,對改善與家人和同事之間的關係,大有裨益。這種校園幸福感,正是現在學界最需要的。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