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非華語學生入讀主流學校後,教師開始嘗試實踐「文化回應教學」,參照非華語學生的文化特徵、生活經驗、視角來施教,期盼更有效地教導他們。可是,由於對非華語文化缺乏深厚了解,教學往往只及形式層面。如何適當解讀「文化回應教學」,值得教師省思。
有教師以為,教學中要回應的「文化」是中華文化,要旨是讓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無疑非華語學生就讀主流學校,與華語學生沒有分別,必須學習中文與中華文化,這是課程內容的要求。然而,文化回應教學所指的是教學方式,即為提升學生學習所用的方法,主旨是教師參照非華語學生的文化、習俗,設計適合他們的教學活動。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並不相同,教師不要混淆。
避免「觀光課程」
教師從專業發展課程中,學到幾種用非華語語言打招呼的方式,就在每天教案中,加上「以學生的母語,與他們打招呼」作文化回應。然而,這可能只是對非華語文化的片面理解。例如,印度人說印地語,打招呼是「Namaste」。但是印度還有很多語言,香港有不少印度的旁遮普人,母語是旁遮普語,打招呼說「Sat Sri Akaal」。當教師跟旁遮普學生說「Namaste」,情况就像筆者(母語是粵語)身在外地,白人用普通話跟我說「你好嗎」一樣。怎樣打招呼是文化的表面,文化還有更深層意義,涉及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社會期望等。多元文化的學習,不應流於飲食、服飾、節慶等「觀光課程」。
消除種族定型與偏見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消除種族定型與偏見。然而,曾經有教師為非華語學生設計了下面「文化回應教學」活動。
爸爸是______。(司機、售貨員、美容師、速遞員、收銀員、建築工人、廚師、保安員、教師)
活動中的職業選項值得斟酌。也許教師認為,這些選項是非華語家長通常從事的工作,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然而,這樣卻可能造成種族定型的問題。非華語學生長大後,不一定是建築工人、保安員,也可以是醫生、律師、全職爸爸。教育的目的,是給予學生未來美好的憧憬、公平社會的想像?還是延續社會既有的種族定型?
體現在學校日常之中
華語與非華語學生確實有需要互相學習對方的文化。但是,文化回應教學並不限於文化交流,也可應用於日常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寫字練習中加上英文解釋,讓非華語學生明白字義,不再盲目抄寫;又如教師說《三隻小豬》故事時,要考慮學生的伊斯蘭教背景等。教師以往設計的教學活動,可能只顧及華語學生的需要,當課堂多了非華語學生,就必須重新檢視活動是否仍然適合。
文:林浩昌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