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風土人情 學泡茶切磋琴技

文章日期:2023年04月25日

【明報專訊】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校長蔡世鴻透露,原先也考慮在復活節假期,帶學生到內地廣州的「姊妹學校」或到新加坡交流,可惜最終未能成行。「廣州那間學校前陣子有不少教師染疫,所以暫時不方便接待我們;至於新加坡,就因為機票被『炒』得太貴了,無謂硬要跟人家去搶。」他相信,該校在本學年都未有空間辦遊學團,預計最快在2023/24學年的12月,才會組隊往廣州及佛山。

融入當地文化 「不一定貴才好玩」

談到校方在辦遊學團方面的考量,蔡世鴻不諱言,目的地和價錢都是重要因素,「不會揀太長途,孩子很難坐長途機,暫時我們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英國;價錢亦不想太貴,1萬多元已是極限」。作為資深校長,他認同遊學團的教育價值,但又不會神化它,「對學生來說,固然是一個難忘經歷,但若問我,交流、考察10多天,足以令小朋友終身受用嗎?那當然不會。是否值得花10多萬元換這個經歷,見仁見智,但我就肯定不會了」!

在疫情前,協和小學(長沙灣)每年最少籌辦2次內地遊學活動,除廣東一帶,還到過四川、南京、上海、北京等地,蔡世鴻透露,團費最便宜千多元有交易,但活動內容同樣精彩,「我主力帶內地遊學團的,會比較多『花臣』,試過跟幾間學校一起搞運動會、水火箭比賽」。

蔡世鴻又強調,自己重視過程,多於地點「有幾激」,「不一定貴才好玩,也未必要有景點,讓同學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是一種學習」。他憶述,曾帶學生到安徽淮南作文化交流,他們都有非常深刻的體驗,「有個晚上,小朋友分組到不同的家庭交流,有家庭弄了很多地道美食、有家庭請來泡茶師教他們泡茶、有家庭讓兩地孩子切磋琴技,也有家庭帶同學去逛夜市。我相信這些經驗,對學生來說,都是有趣和難忘的」。

學習獨立自理 不主張親子團

究竟學校應否辦「親子遊學團」呢?愛秩序灣官立小學(下稱愛官)校長崔家祥說,每間學校的校情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他個人就不主張。「帶家長同行,學校的責任無疑小很多,就是小朋友途中有什麼『頭暈身㷫』,交回他們照顧就行了。但辦遊學團的原意是什麼?我認為,除了想小朋友增長見聞,背後還希望他們學習獨立、懂得自理,如果有家長在身邊,恐怕就很難做得到了。」

找贊助讓基層學生參與

他續謂,愛官每個遊學團,都有指定的學習目標,學生不是閒着玩的,假如有家長同行,小朋友未必能夠專心,有機會變質成旅行團,「基本上,每一天活動完結,老師都會召集所有學生開一個30至45分鐘的會議,整理那天所學,同學需要把資料記錄在『學習日誌』,作為功課,返港後有時還要合作做一本特輯,向全校其他未有參與此行的同學,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所以不是單純去旅行般輕鬆,玩完便算」。

外界亦經常有質疑,指遊學團是為富裕學生而設,但崔家祥說,情况恰恰相反,「反而學校才有渠道找到資助或贊助,籌辦到一些廉價,甚至是免費的遊學團,供平日無機會外遊的基層小朋友參加」。他舉例,在疫情前,愛官每學年都會運用教育局約15萬元的「姊妹學校計劃」恆常津貼,免費帶學生到內地交流學習,「愛官有6間姊妹學校,分別位於深圳、廣州、廣西、北京等地,每間學校都各有特色。15萬元津貼,足夠學校1年2次出隊到內地,每次可讓30多至40名學生受惠」。

至於外國遊學團,他亦會絞盡腦汁把成本降低,期望普遍家庭都可以負擔得來。「我會盡力找廉價機票,試過找到3000多元來回加拿大的機票;食宿就簡樸些,棄hotel(酒店)住motel(汽車旅館);也運用教育局『全方位學習津貼』資助學生小部分費用。」對於個別經濟有困難的參加者,這位熱心校長亦會多走一步,「幫他們向慈善團體申請資助、找有心的校董或校友贊助,只要孩子真的有興趣、有熱誠,又通過校方的甄選,我都會盡量幫忙,不想他們因為無錢而去不到」。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6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