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小二生沛軒那日下午很忙,他和同學組成了採訪隊,走出校園,了解學校所在社區的設施,又在公園裏鑽來鑽去,訪問在這裏生活的街坊。這是「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LBD)常識科「美好社區」課節其中一項任務,學生需要認識和感受學校所在的社區,然後提出建議,如何改善環境。課節目的是培養學生個人權利和關愛他人的意識,從而建立幸福的社群。
訪問及記錄街坊需要
教育局的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闡明,期望常識科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園地、全人發展的基礎,培養他們關心家庭、學校、社區、社會以至國家和世界,表達關愛和尊重別人,並願意為共同福祉努力。
今年3月,筆者跟隨仁德天主教小學二年級一群學生走出校園,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公園上課。在教師指引下,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組員分工合作,沛軒負責做訪問員,尋找路經的街坊做問卷調查,詢問他們對區內無障礙設施的意見。另一些學生則負責觀察及記錄,感受長者和殘障人士的困難和需要。
學生完成考察後,需要整理所得資料,然後提出社區需要改善之處。學生另一項任務是動手創作,共同建立一個互助友愛的社區方案,過程中他們要訂立工作目標及規則,並互相分享和欣賞同學的方案。透過這個課節,學生會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享受社區生活的權利,從而學習關愛與尊重他人,共同建立一個幸福社區。
本欄上一篇文章探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的幸福學校(happy school)議題,論及「幸福學校框架」,當中第一項指標便是「友善校園」(Friendships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School Community)。教科文組織認為,校內的師生與校外的家長鄰舍透過頻繁的互動交流,有助建立正面關係,讓整個群體的人感到快樂。
日本小學校園開放社區
「框架」列舉了一些如何建立友善校園社區的例子。在日本秋田縣,學校很重視讓當地社區參與校政。其中的東成瀨村,由教師與家長組成的協會,出席率高達120%。該村有18%村民註冊成為學校義工,區內的湯沢東小學,校方會組織家長學生工作坊,校園還會每周7天開放給所有家長,甚至街坊使用。
再回看上文提及的仁德小二生社區考察活動,校方也邀請了家長參與,一方面可以充當糾察照顧孩子,確保安全;另方面也可以讓家長陪伴子女學習,親身了解孩子的課堂活動。當日,教師在出發前先向家長簡短講解,考察活動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完成所有任務,而是在探訪社區過程中,學生能否發揮同理心,理解社區設施是否方便殘障人士使用?學生的合作如何?他們會不會有爭拗?意見分歧時能否互相尊重?
筆者曾經訪問一名LBD常識科教師,他說學生不能單靠閱讀教科書認識社區生活,需要在教師帶領下游走自己的社區,見到本身就是自己鄰居的婆婆,見到社區設施不足,才能受到觸動,才能建立價值教育,培養同理心。課堂連結生活,讓學生更能感受學習的意義,也就是LBD的精髓。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