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星期天,沿着西營盤的正街走,在第三街和高街之間,發現一條不太顯眼的小巷,名叫餘樂里。原來,裏面曾經有21幢建於30年代的戰前舊樓,都是2至3層高的庶民住宅樓房。可是,早年因着政府的社區發展,餘樂里內大部分的舊樓都已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是天價的豪宅,只保留了其中的幾幢唐樓,經活化後現在是一個歷史文物館,以文字、影像、陳設等,述說西營盤一帶的前世與今生,也許是給社區的一點文化補償。身處於這一幢經過加工的歷史建築,還有屋外幾尊企圖重塑當時居民生活的銅像,感到的不僅是一份人去樓空的失落,更有一種歷史被包裝、被約化的失望,使那一代人的生活面貌變得模糊、變得冰冷。
伯伯重遊小時候成長地方
在文物館內的長板櫈上坐着出神,有位伯伯倚着手杖徐徐地在我身旁坐下。我禮貌地跟他點點頭,他看來頗精神,年紀大概不到70吧。見我一個人,伯伯就跟我聊起來,說自己很久沒有回來香港,趁還有力氣,想重遊舊地,到小時候成長的地方走走看。實在想不到,伯伯已有80多歲。問到我的工作,告訴他我在附近的學校教書,他說小學時候有幾年也在西邊街口的一所紅磚屋念書,問我可會知道。「當然認識,那麼你是英皇書院的舊生啊!」我對伯伯肅然起敬。伯伯搖着手杖,笑說不對,給我補充了一段從不知道的歷史。
紅磚校舍曾多次被轟炸
時為50年代的舊香港,小時候的伯伯家住灣仔,原本在一所私立學校就讀,課室在住宅大廈內,老師是來自廣州的老先生。媽媽一直希望他可以進入官立小學讀書,也不知用了什麼方法,最終給兒子找到一個入讀羅富國附屬小學的機會。伯伯腼腆地說,在當時能夠進到官小念書,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可是,羅富國附屬小學是一所新校,未有屬於自己的校舍。在日本侵佔香港的時間,在西營盤西邊街的均益倉庫,一直被懷疑是作為日本人的軍事倉庫,以至經常被反日的盟軍戰機轟炸,位處於般含道與西邊街交界的英皇書院亦多次被炸,校舍損毁不輕。當日本戰敗後,很多學校都陸續復課,英皇書院卻需要較長的時間復修,在復課的初期,開辦的班級亦不多,只提供上午班的課堂。因此,校長就把校舍借給羅富國附屬小學開辦下午班,伯伯就有幾年時間在這所古雅的紅磚校舍裏念書。
一個有溫度的生命故事
現在,每當途經英皇書院,都會想起伯伯的笑臉,然後,就彷彿看見他在校園裏的神氣、日軍佔領香港的歲月、轟炸機在頭上飛過的畫面……建築依舊,跟伯伯的相遇卻把人與事結連,生出了一份過去沒有的關係。歷史要保留的是什麼?不單是建築,而是從那裏走過來的人,一個又一個有溫度、有感情的生命故事。感激我遇見。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