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物語:12歲女童被同學謀殺事件

文章日期:2023年05月09日

【明報專訊】大家好,上期專欄我在文末提到,德國近期有一宗「12歲女童被同齡兒童謀殺」事件——注意,以下內容有可能引起不安。3月中某個周六,一名12歲女童到朋友家中作客後失蹤,家人當日立即報警。翌日,警方在遇害女童所住城鎮火車站附近的山邊發現屍體,據報身上有超過數十處刀傷,因出血過多致死。

12、13歲閨密行兇

案件一時間轟動整個北威州,我連忙向來自該城鎮的朋友打聽。根據他的小道消息,兇手是受害人的兩名閨密,分別12和13歲,加害當晚甚至曾致電死者母親,詢問其女兒是否已經到家。聽到這種行徑,我頓感毛骨悚然。後來警方放出的消息也指出兇手確是受害人的校內好友,鑑證科在她們的手機發現曾搜索過關鍵字「刑事責任歲數」,在警方的交叉盤問下,兩名兇手最終承認是有預謀犯案。兩人從被逮捕後便由政府接管,可能會被判入兒童院或精神復康中心(在德國,14歲以下的人仍是兒童,法律上並不能判處任何刑事責任)。受害人家屬在兩周後舉行了葬禮,這件轟動一時的案件也在一片惋惜下迅速落幕。

可是,這並沒有減退社會熱切的討論。首先在事件初期,兇手和受害人都被網民「起底」,照片和社交平台帳號均被推上熱搜,所以我的朋友才獲得小道消息,並推斷出犯案動機。最初的內容還提及過校園欺凌,但很快被政府干預,為了公平審訊及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後來有關事件的照片都必須為相關人物「打格仔」,報道也不再重點跟進犯案細節,亦未有太多筆墨提及犯案動機。

不少兒童和青少年犯罪的著作,例如Jenkins在1969年出版的《兒童行為問題之心理類型》(Classification of behavior problems of children),均提出未成年人犯罪涵蓋生理、心理、社會因素。比如有些人因受疾病或藥物影響,情緒容易激動;性格在每個年齡階段的發展挑戰下,有可能出現缺陷或異常;兒童若在充斥暴力的成長環境裏耳濡目染,也有可能被潛移默化。背後成因複雜,故在短短1個多月內案情未有更多論述,我並不意外。

免刑責法例是否與時並進?

相比案中枝節,人們比較關注「刑責歲數是否需要降低」。不少記者找來法律界人士分享意見,他們多傾向維持14歲的界線,表明那些犯案的未成年人其實更需要心理治療和重新教育。我也跟爺爺探討過,他表示並不意外,作為退休校長的他說其實德國每年都發生類似事件,據爺爺所講,2022年就有7宗14歲以下未成年人殺害兒童事件。也許是爺爺見慣大風大浪,反而嘲諷我大驚小怪,他安慰道在8000萬人口的國家裏,類似事件仍屬少數,而且大都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裏,多涉及種族歧視或社會融合等問題。但我不像爺爺那般幾經滄海,只站在母親的角度去想,如果立法可以對以後一些腦子發熱的未成年人多一點阻嚇作用,我仍會支持,類似事件真的一件還嫌太多。

若從社會學角度出發,社會的環境比50年前變化太大了,如今的14歲可以跟50年前的14歲相提並論嗎?我現在到德國初中任教,裏面的學生全部比我高大強壯;在智能手機不離手的年代裏,純粹的童年還存在嗎?以上純粹我的社會觀察,並沒有深入的理論依據。下期我們聊一些輕鬆的,比如在德國科隆的朱古力博物館,再會!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