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從匙羮看進化

文章日期:2023年06月06日

【明報專訊】今天,8歲的女兒在家中邊吃豆腐花,邊跟弟弟打鬧,玩得興起——「啪」一聲,豆腐花的匙羹掉到地上。那一刻,我生氣又擔心地板被弄髒,腦裏立刻浮現:「都說了吃東西時不要玩!」我覺察到自己的憤怒,停下來,把話收回去,但語氣依然嚴厲:「馬上把匙羹拾起來,唔該!」

幸好,我一直以善養(輔助式教養法)教導孩子。女兒明白別人的情緒不等於自己的過失,沒有被嚇壞,仍平靜地問拾起匙羹後要如何,我請她把匙羹拿給工人,拿另一隻匙羹繼續吃豆腐花。

待心情回復平靜後,我便詢問女兒感受去修復關係,並分享兒時經歷:

「每當我弄髒地方,外婆會打,媽媽會罵。所以,現在我一看見地方髒了,便會十分生氣。」

「我討厭太婆和婆婆!」

「其實當年婆婆被打得更厲害,而太婆童年更慘。」

「啊!我討厭全部人!」

「太婆對婆婆,已比她的遭遇好;婆婆待我,又已比太婆待她好;我待你,又比婆婆待我好;我們都在進步呢!」

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發現幾千年來,全世界的教養文化傾向透過6個模式演變,隨時代更替,某個模式會成為當時主流:

一、殺嬰模式:古時嬰兒及孩子常被視作祭品殘殺。

二、遺棄模式:社會雖不認同殺嬰,遺棄嬰孩卻成了新趨勢。

三、矛盾模式:14世紀起西方漸漸否定遺棄孩子,卻相信兒童「性本惡」,透過毆打和嚴厲懲罰使他們絕對服從。

四、侵擾模式:18世紀大眾對兒童同理心提升了,但情感疏離,仍以懲罰和恐懼去控制孩子。

五、社會化模式:19世紀末至20世紀,兒童權益受法律保護,但社會重視紀律多於情感,常以輕微體罰、羞辱或獎勵、讚美來改變孩子。

六:輔助模式(善養):父母能覺察自己情感需要,善待自己,也容讓孩子可以無畏無懼地表達感受和需要,在安全感中成長。

傷害背後 看到進化 感受被愛

回看我的家族歷史,也是整個教養進化歷程的一員!

我外婆生於農村,父母沒時間關心和照顧孩子。外婆排行最小,小時候吃飯,餸菜都被年長兄姊搶光,她只吃白飯。天未光就背着很重的擔挑,摸黑到市裏賣菜,有幾次差點被山洪冲走。外婆雖有父母,卻在「遺棄模式」中成長,沒受到保護,也沒經驗過被珍惜和重視,十多歲就被盲婚嫁出去了。

我外婆對我媽,是矛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外婆很討厭孩子,我媽每幾天就被打一頓(矛盾模式),有時還會把我媽趕出屋外(遺棄模式)。我媽有時會被打至抽筋,要姨媽幫忙塗跌打酒。除了供食住外,我媽幾乎沒感受過外婆任何的關愛。

我媽對我則是侵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嚴格操控,要求規律作息,否定情緒(無論正面或負面),說話和表現都要符合要求,否則就換來懲罰(侵擾模式)。我媽常用冷待來懲罰我,而每次冷待,對兒時的我來說,都是一次遺棄,我總要花很多氣力來換取被母親重新的接納。

由遺棄到矛盾到侵擾,傷害背後,我看到進化;進化背後,就是我們曾感受過的愛。太婆的爸爸有時會給她說故事,公公在艱難中也曾買玩具給媽媽,媽媽則會給我買雪糕車的雪糕,肚痛時用驅風油給我搓肚。這些一點一滴,都化成讓世界更美好的動力!而我則努力從社會化模式進化到輔助模式。

女兒說:「如果我將來的孩子打翻了匙羹,我會很溫柔地叫他再拿一隻就好,不會像你這麼煩躁。」

對啊,教養一直在進步,我期待着輔助教養下的孩子,建立更有愛和包容的新世界。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2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