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華人社會,能夠做到一個跟子女閒話家常、有講有笑的爸爸,表現已很不錯;育有一對分別18歲和15歲子女的姚志鵬,就更屬「超班」爸爸,作為外科專科醫生兼性治療師,他不單與子女打成一片,關係更密切得連「18禁」話題都能暢所欲言!趁着父親節,就由他向家長們傳授家庭性教育的錦囊,幫助大家共建更親密的親子連繫。
文︰沈雅詩
姚志鵬(下稱姚醫)是一名外科專科醫生,太太是註冊社工,二人也同時是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HKASERT)的認可性治療師。去年以夫妻檔開辦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不限於性治療,還包括婚姻輔導、親子關係,家庭性教育亦是主打工作。「因為我們相信,在大多數情况下,父母都是最了解自己子女的人,亦比較清楚他們的成熟程度和過去經歷,所以在家庭、由父母開展性教育,最適合不過。」
父子/母女分開傾減焦慮
姚醫口說輕鬆,但現實卻難倒不少父母,「這個我也明白,的確在家庭講性教育,不論是父母或子女都會有些不安感,這亦是令父母不願去講的最大障礙」。他提議夫婦適當分工,各自與同性子女(即父子或母女)傾談,有助減低焦慮。「不過,當孩子進入中學,要討論某些話題,例如拍拖,又未必需要這樣區分。我都會跟女兒說說男生怎樣想,太太亦會向兒子剖析女生的心態。」
性教育應該在什麼年紀開展呢?姚醫參考文獻指出,在孩子6、7歲,還未懂得尷尬之前,開始接觸這個話題最理想,亦有助他們從小建立對父母的信任,當日後面對更加複雜的性議題時,亦願意帶回家分享。「那個年紀,最重要讓他們知道男女身體的分別,並建立保護自己及尊重別人的觀念。」
外遊共浴 學習身體結構
姚醫大方分享,當年會透過一家人共浴,教導小朋友性知識,「他們小時候,我們一家人外遊或浸溫泉,都會一起洗澡,我跟太太便趁機向小朋友講解兩性,以及成人和小孩的身體有什麼不同。雖然那些時間未必解釋得很詳細,但至少幫助他們理解異性的身體結構,也不會帶來恐懼」。但他強調,每個家庭狀况都不同,如果父母覺得不自在,毋須勉強共浴,可借助其他工具,例如繪本、布偶等,用輕鬆手法跟小朋友展開話題。
在這個年代,或許好些爸媽都不介意與幼童共浴,但就未必人人有勇氣響應專家的呼籲,直呼性器官的名稱。貼地的姚醫很體諒普羅家長的難處,「我個人認為,用孩子的語境代入並沒有問題,正如我小時候,也是稱呼陰莖做『細佬』、叫陰道做『妹妹』的,以一種唇齒相依的狀况去表達性器官跟我們的關係,幾傳神吖!」會否混淆名稱?他不太擔心,「之後生物堂都會教啦」!但有一點姚醫重申,用代號沒所謂,但生理知識不能含糊其辭,「例如女性的尿道和陰道是兩個部位來的,那就需要用兩個名稱去說明,否則女孩子不會明白,或帶來錯誤的信息」。
由新聞講到自身話題 解除戒心
一直以來,姚醫都以朋友方式跟一對子女相處,這個亦是他能輕易與子女談情說性的原因,「我平日很喜歡和兩個孩子一起行山,那段時間,大家會有很多話題,不一定是性議題,而是什麼都傾。做父母的,要多些了解時下年輕人的想法和興趣,才可以進入他們的世界」。不過,原來「傾偈」也大有學問,「我在家長講座也常跟爸媽說,不妨由遠講到近。例如就着剛發生的新聞、事件,先問孩子:『你點睇呀?』由於只是評論別人,他們會減少戒心,見到他們慢慢『卸甲』後,才拉近問:『你自己又會不會這樣做呢?』透過循序漸進的提問,才可聽到他們更多想法」。
正因為親子根基打得深,姚家上下從不忌諱「18禁」話題,「我會說笑問兒子:『你愛看歐美(AV)還是日本呢?』我不是想跟他討論情節,而是想向他傳達,其實爸爸已經假設或知道你看AV,即使有天我撞破你也不用擔心」。他續稱,從生理角度,踏入青春期後因荷爾蒙增長,子女對異性有興趣,甚至產生性幻想都很正常,「他們只不過在經歷我們年輕時所走過的路,我們為什麼要帶着奇怪的目光去看,甚至是覺得反感呢?」
如果孩子要「出櫃」……
但姚醫承認,新世代從電視、網絡、社交媒體接受到的資訊,確實比上一輩多,也促使他們看待兩性關係較從前開放。根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的「202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中學生調查),中一至中二生首次約會的平均年齡僅11歲,至於首次性交,女生平均年齡是15.1歲(合法性交年齡為16歲),男生更只得14.2歲。因此,他鼓勵家長要與時間競賽,不能再掩耳盜鈴,「不是我們避而不談,子女就不懂、不會去做,這是一種很陳舊的想法。相反,現在需要畫公仔畫出腸,什麼都攤開來說,否則,當朋輩都熱論『破處很正』、『你破咗未』,但父母還沒有跟子女去傾,他們就很容易被朋友『擄掠』去了」。
據姚醫所知,兩個子女暫時都未有拍拖,而對於中學生談戀愛這個課題,他個人持開放態度。「很難再用高壓的管教方式,說一定不行,往往只會帶來發脾氣、反叛、離家出走的後果。但我會向他們表達『爹哋媽咪擔心你,未夠成熟去拍拖,不懂得怎樣照顧人,或別人不懂得怎樣照顧你』。不過,說到底,若他們仍然要去經驗,作為爸爸,我會讓他們嘗試。」假如孩子「出櫃」呢?「我和太太都無懸念,不會批判,只是擔心他們將來的路要怎樣行,會否被接納,我們關注的是他們是否開心。」然而,姚醫相信,性傾向是流動的,孩子今天的選擇不一定是終局,父母可懷抱同行的心,陪伴子女一起走這段不平凡的經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