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育兒技巧是現代家長的必修科,透過講座分享及書本知識不斷學習,可是家長都表示知易行難。孩子的成長,不停地挑戰我們的觀念,我們以為「好」的事,有時會做不到,有時是事後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適合孩子。
我在女兒出生後,便有更深的體會。長時間面對着小人兒,在無止境的照顧工作中,曾學習的技巧有時都拋諸腦後了。特別是當孩子在不合適的時候做了不合適的事情,就算不是錯事,也會令我內心湧起無名怒火,在那種時候,就什麼技巧都用不着了。
從技巧到實踐,靜觀是我的一道橋樑。
◆對行為不批判
與其說靜觀是一種練習,我會形容為一套需要多練習的日常心態,當中「不批判」是其中一個要點。我們自幼都被教導什麼是「好」與「不好」,教小朋友就要多欣賞他們的「好」和糾正那些「不好」的。可是當你仔細看看每一個「不好」的行為,如果懂得解讀,其實孩子都在表達他們的需要,太心急要糾正孩子,反而錯失了解他們的機會。例如2至3歲的幼兒什麼都說「不」,是他們正在練習掌控身邊環境與建立自我意識;而年紀較大的孩子說謊,則可能是因為安全感不足,或未學懂承擔後果。家長如果太早下判斷,就算運用了不同的育兒技巧,也不能有效長遠地改善孩子的行為。
◆對情緒不批判
除了放下對行為的批判,我也在學習放下對情緒的批判。我在成長中也一直認為發怒是不好的,只要時常心平氣和就好了,卻從來沒有人教導我如何接納和面對憤怒。當我不停地壓抑情緒,若壓不下去時,不但會發怒,過後還會換來對自己的批評。放下對自己感受的批判,才能看清自己所經驗的真相與需要,從而有空間了解孩子的感受。
◆接納
不論成年或兒童,發脾氣同樣是我們內心需要的一種表達,靜觀正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需要。透過靜觀,我了解到自己的怒氣有部分來自孩子長時間黏着自己的壓迫感。為了回應我對個人空間的需要,我會盡量安排一些時間讓自己出外走走,甚至試過對孩子表達我需要一點安靜的時間,請他自己玩一會兒。當學懂在當下接納自己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感受與行為的能力亦會相應提升。
◆放開對「最好」的堅持
如果你學習靜觀為的是做得更好,那靜觀就會成為一種壓力,甚至感到自己愈努力愈無力。當孩子有一些成長狀况,例如發展障礙、特別學習需要,或需要長期跟進的疾病,就更容易令自己跌入追求「最好」的陷阱。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我常常提醒自己,別人的「最好」未必是自己的最好。不論是治療方法、教導方式、興趣班的選擇等,只要是當刻最合適的決定便可以了。就算結果未如理想,應先好好梳理內心感受,再去面對新的狀况,做下一刻最合適的決定。批評自己沒有做到最好,不單對事情沒有幫助,內心的自責等感受亦很容易影響下一個決定。
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在不斷成長中,可是現代的資訊與意見實在太多,有時會有被資訊淹沒的感覺。靜觀有助尋找內心的平穩,了解自己與孩子的需要,用心與有意識地作出回應。靜觀並不限於正式的呼吸練習,只要是練習上述心態,放下批判,並專注於當下的經驗,不論是藝術、寫日記、煮食或與小朋友互動也可以成為你的練習場地。
文:余欣泉(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 臨牀心理學家)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