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生死教育從小做起

文章日期:2023年06月27日

【明報專訊】最近和不同的社工朋友傾談,大家都不約而同提及,香港的家庭教育,一缺性教育,二缺生死教育。上兩期封面故事,我們談過性教育,今期就探討生死教育。

及早建立正確觀念

如果說,家庭少開展性議題,是因為羞於啟齒,那麼不涉獵生死教育,大概是出於忌諱。但註冊社工梁梓敦(Arnold)指出,父母不提不講,只會增添神秘色彩,也促使小朋友從其他渠道獲取錯誤的信息,「當他們不能夠從成年人的世界,拿到真正有用的資訊時,便會轉而從朋輩身上去尋找,而對十歲八歲的豆丁來說,最吸引的生死教育,就是講鬼古,所以全港小學都幾乎鬧鬼的」。

Arnold表示,小朋友的死亡觀念,隨年歲慢慢建立,不少研究發現,2歲左右的小人兒,雖然言語發展未成熟,但當他們感受到「失去」了一個經常在自己身邊,惜自己、陪自己玩的人,是會有哀傷反應的。及至4、5歲,便開始對死亡有多些想法,「但這些想法是有趣的,例如他們雖然知道生命會有終結,但又覺得只有老人家才會死,甚至覺得死了的人,是會翻生的」。他建議家長可透過繪本去講解及糾正子女的觀念。

以生死教育為題的繪本,台灣多的是,但其實香港亦有不少,包括Arnold自家出品的《一直陪著你》,也有由失孩母Emily所著的《最幸福的時光》。今期也藉着Emily的坦誠分享,希望讓家長知道,家庭生死教育,應該愈早做愈好,更重要是,從死看生,鼓勵彼此活好當下。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相關字詞﹕